英语原文共 21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中国深圳城中村发展进程的空间演变分析
PU HAO, STAN GEERTMAN, PIETER HOOIMEIJER and RICHARD SLIUZAS
摘要
城中村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城市中,为来自农村的移民提供他们能负担的起和可供居住的住房。为了建造更多的房屋从而可以容纳呈级数增长的居民,这些城中村的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对深圳1999-2009年间城中村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的发展被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增长所驱动,这导致了城中村发展在城市规模上的重大变化。城中村的发展呈现出三个不同却又相互重叠的三个阶段:扩张期,密实化期,集约化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村在城市发展最快的中心呈现集约化发展,这说明外来移民可能从经济特区中心扩散到外围地区。在最近的城市重建过程中,城中村发展的模式和趋势显示出与城市的城中村重建项目相矛盾。这不但解释了政策执行进展缓慢的原因,也意味着在城市的某些地区移民住房市场会面临严重风险。
引言
城市化在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着地方政府不能完全解决的房地产危机。因此,棚户区的发展往往主导城市发展,减少规划者在公共机构和私人开发商开发的地区的势力范围(Orsquo;Hare et al., 1998; Harris and Wahra, 2002; Orsquo;Hare and Barke, 2002)。在中国,近几十年来,这个经历了快速城市化的国家之一,通常在其他地方发现的非正规城市居民区不占上风,这是由于管理公共通道的城市土地的制度约束,(何,2001;田,2008)。然而,这是不是说,低成本住房不是问题。相反,在所谓的城中村的形成外来人口聚居区形成在许多城市甚至主导廉租房市场。因此,了解他们的发展是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
中国的城中村(或城中村在中国)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概念的“城中村”,这在西方国家的语境中,指的是一个乡村风格的城市街区(Chung,2010;Liu et al.,2010)。中国的城中村是由城市扩张的土地征收过程所产生的,其中城郊村的耕地被征用并且被用于新的城市发展,而村里的住宅区是由原村民保留。这种方法使政府可以避免昂贵和费时的方案,以补偿和搬迁受影响的土著村民。剩余的村庄居住区在空间上被新开发的城市区包围起来,形成城中村。同时,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造成了对城市地区的廉价和实用的住房单位的巨大的需求,城中村中的本土居民建造和出租额外的住房单元使得这一需求被满足。因此,这一过程导致一个蓬勃发展的低收入城中村住房市场在没有政府的援助下诞生了(张,2003;田,2008;王,2009)。
这一领域的大部分文献都指出了城中村在提供流动性住房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激进的再发展政策可能对城市造成的危害比带来的好处要更多。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城市村是一个统一的现象,在讨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时并没有区分在发展中的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空间分化。决策者和规划者往往把重点放在潜在的城中村的土地进行再开发的用途,而不是他们的过去的发展过程或当前状态。因此,决策从而专注于选择和优先考虑城市村庄基于政府的重建受灾村庄的土地的规划前景,而当地居民放弃他们的财产的意愿是被忽视的。因此,当地居民经常抵制实施城市村改造方案,导致公共资源的成本很高。对城中村发展过程的认识的缺乏,与城市的计划发展和总体发展模式有关,削弱了地方政府发展健全的城中村政策的能力。
这项研究揭示了在1999-2009期间深圳的城中村的发展过程,基于在2006,2008和2009的密集的实地考察,和对所有的320个城中村的空间分析的数据。大部分的数据是由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SUPB)和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UPDIS)提供的。分析开始,通过解释在深圳的规划和发展的整体方法如何一直在推动城中村的增长,导致其在城市规模的空间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旨在遏制城中村发展的一般政策,被证明无效,城中村的增长并没有受到限制,其增长模式和趋势是明显随城市的扩张和结构调整的。最近推出了重建项目的含义也检查出,提供洞察实施的进展缓慢。最后,当地的主要结果和影响政策制定与城中村的关联性被讨论了。
图1.深圳的城中村及城市景观(来源: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方法
通过对三个变量的分析,对城中村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土地面积(城中村的土地覆盖),建成区面积(所有建筑占地面积的总和)和总建筑面积(所有建筑的楼面面积总和)。这些变量与三种生长之前讨论:膨胀(定居的土地),致密化(更大的建筑密度,通过加密)和强化(增加的平均面积)。在密度方面,后两者可以分别衡量的建成密度(建筑面积/总面积)和容积率(建筑面积/建成区面积)。因此,扩大,致密化和集约化的城中村进行了定量检查。
研究区是整个深圳市,包括410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SEZ),包括罗湖、福田四个区,盐田、南山和大非特区地区包括宝安和龙港地区,占地分别为714,845平方公里(图3)。尽管城中村1999 - 2009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在整个区域可以在行政村[4]的水平,但是相关空间边界只在经济特区以外存在。在非经济特区的地区,这些边界不仅是随着时间推移仍然稳定的地方,而且也是用于城中村的调查和重建规划的地方。因此,他们提供了一个标准来整合数据,并允许进行评估的重建计划的影响。经济特区范围内,由于城市的集约化发展,行政村的界限不再使用。相反,一个行政区划的街道,类似于西方城市的病房,被用于特区。街道的边界基本上是原行政村区域的聚集,所以,在分析之前,经济特区内91个行政村的统计数据被汇总成30个街道区域。最终的结果是,城市可以分为261个分析单位:特区内的30个街道,和在特区外的231个行政村。这261个分析单位中,这座城市的320个城中村其中的255个被发现了。
在行政村层面,UPDIS收集了关于深圳1999年的城中村的身体状况的数据,然后在2004年又收集了一次。这些数据包括总土地面积,建筑物的数量,总建筑面积和总楼面面积。更详细的调查是在2009年委托了SUPB,它提供了城中村的每栋建筑的数据,包括他们的小区,房子的面积、楼层和地面空间的数量。汇总这些行政村级的数据是为了和UPDIS中1999年和200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图3.行政区域和分析单元(来源: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研究校验了关于城中村自身的在1999年,2004年和2009年的数据以及在1999-2004和2004-2009年期间数据的变化。将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是为了揭示区域间城市村发展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为了评估城中村发展变化的阶段,我们使用依赖性t检验考察城中村在扩展,致密化和集约化的两个不同时期间是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他们在两个时期的发展速率被映射到检查的空间和时间的发展模式。为了评估2005年实施重建计划的影响,参与重建项目城中村首次被发现,然后独立样本t检验被用来检查是否目标城中村经历的发展与那些非目标城中村的发展明显不同。
因为城中村的成长被移民的住房需求所驱使,所以城中村增长的模式,也就是流动人口增长的分布,对政策制定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地,理解何地以及何种程度上的增长是集中的非常必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空间相关分析被用来检验城中村的发展是否在空间上聚集并且为了鉴别集群发展独立于分类方案通常用于等值线图的映射。
城中村发展的模式和趋势
自改革开放全面启动以来,深圳的经济增长惊人。其增长速度超过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全国各大城市并且超越自己的计划水平好几倍(Zacharias and Tang,2010)。在1999年,深圳的官方人口为405万,预计在2005年将增长到420万,2010年达到430万。事实上,2007年深圳的人口总数包括官方人口和移民在内的人口总数被认为已超过1400万。大量的农民工被蓬勃发展的工业部门所吸引,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特点是没有发展计划(Hao et a.l, 2010)。随着移民数量的增长,城中村满足了与之有关的增长的低收入住房的需求(Hao et al., 2009)。从1999年到2009年,深圳的城中村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可由总土地面积的增加,总建筑面积,和城市村的总面积表现出来(表1)。变量的标准差与变量的变化成比例变化。
表1.城中村1999,2004,2009年每个分析单元的自身统计数据(N=255)
1999 |
2004 |
2009 |
||||
变量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总土地面积 |
28.6 |
26.7 |
36.7 |
33.0 |
39.8 |
36.7 |
建成区 |
8.5 |
8.4 |
12.9 |
11.7 |
14.0 |
12.7 |
总建筑面积 |
21.1 |
26.6 |
41.6 |
48.0 |
62.3 |
65.7 |
建筑密度 |
31.5 |
11.0 |
37.1 |
11.4 |
37.0 |
9.4 |
容积率 |
2.24 |
0.73 |
3.02 |
1.18 |
4.23 |
1.24 |
数据还显示,整个时期的增长是不均衡的。城中村的建成密度在1999-2004年上升了,但在2004-2009年略有下降。同时,城市村的平均楼面面积比从1999年的2.24上升到2004年的3.02,再到2009的4.23。总楼面面积在1999-2009年间一直增长,贡献了1亿500万平方米的楼面面积。相比之下,这一时期的商品房总面积仅为5800万平方米(深圳统计局,2010),这清楚地表明了城中村对深圳房地产市场的贡献。
城中村的发展导致了不同的密度分布模式(图4)。1999年,在经济特区里的村庄内建筑密度已经很高,在1999-2004年间,村庄中新的中心(福田)和接近这个新的中心的村庄取得了进一步的增长,并在2004-2009年间保持了高水平的稳定状态。经济特区内所有村庄的容积率在此期间都增长了,包括2004年之后的时期,清晰地表明了集约化的进程。在经济特区之外,1999年的建筑密度较低,但是在1999-2004年间快速增长,在2004-2009期间进一步增长。空间格局显示了从南山(西的新中心,福田)和罗湖(旧中心)的溢出效应。2004年之后,距离经济特区更远的村庄开始致密化。
在每年的研究中,经济特区中的城中村普遍比宝安和龙岗的城中村有着更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尽管在靠近的相邻的西北的村庄也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出现的证据,比如高度发达的城市东莞。在福田和罗湖的一些城中村中发现了最大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而那些在偏远地区,或接近发展受限区域如生态保护区域(如图1),和靠近核电厂的地区(见图3),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最低。从2004年到2009年,一些城中村的建筑密度有了一次降低。这种情形很小一些是因为再开发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土地的扩张和本土居民对他们自己的建筑的重建。不管怎样,对绝大多数区域而言,容积率这一指标在1999-2009年间持续上涨。尽管宝安和龙岗区域由于他们较大的统计数据显得他们的城中村的建筑面积增长速度更为显著(见表1),但是他们的村庄的发展阶段普遍落后于经济特区内的村庄。
发展阶段
比较了两个时期城市村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在表2。平均而言,第二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城中村经历了较少的扩展(t= -7.2,显著水平为0.1%)和更少的致密化(t = -10.2,显著水平为0.1%)。在第二阶段土地平均扩张面积大幅减少,从3公顷减至8.2公顷。在建筑密度方面也有了重要的减少,从第一阶段的5.6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到第二阶段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不管怎样,第二阶段城中村的集约化程度大于第一阶段(t=6.3,显著水平为0.1%)。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周围的土地供应和城中村减少,城中村的扩张和致密化明显减速,因为在建筑已经浓密的区域,建造新的建筑越来越难。2005年的重建项目也可能对城中村的发展有了抑制作用。然而,城中村的集约化发展是持续的,没有发展放缓的标志。尽管自然条件和制度约束了扩张和致密化,但是仍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增加楼层的高度来增加总建筑
图4.1999,200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3202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