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2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中国近50年来气温变化准3年波动的小波分析及未来20年的变化预测
ChengHai Wang , Jian Li, XiaoGuang Xu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兰州,甘肃730000,中国
通讯方式:汕头市澄海区王博士,大气科学系,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
联系电话: 86-931-8914115; 电子信箱:wch@lzu.edu.cn
收稿日期:2012年8月10日 接受:2013年6月21日
摘要:用小波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八个气候区,98个观测站过去50年(1961年至2009年)每年冬季温度数据。对温度变化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未来20年(2012年至2029年)中国可能的温度变化趋势。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气温在年际变化中有3-4年的准周期,这些周期变化相对稳定。中国南方全年温度变化的周期性特点和北部之间的明显不同
,我们的周期叠加外推法表明,在未来20年里,较之于南方地区(除西南),中国北部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年度和冬季温度将继续增加,除此之外,如果气温遵循历史的线性增加趋势,整体气温预计将在2010年和2029年之间增加1°C 。
关键词:中国气候地区;温度变化期;小波分析;温度预报
1引言
全球变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丁和任两位通过分析全球地表温度数据,发现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上升0.3〜0.6℃,在过去的100年中,这导致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过去十年的气温上升在过去100年中属于最高。 IPCC第四次AS-报告(AR4(2007)报告的全球平均值表面温度从1906年到2005年上升了0.74℃,而最近10年一直保持有记录以来的最热气温。在过去的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过去1300年最高的。在
中国,在过去100年的温度变化已经类似于北半球的变化。北半球有两次增暖期,分别在20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但北半球平均温度在20世纪80年代的比20世纪40年代高(林等人,1995)。据IPCC估计,全球温度将在未来继续增加。到21世纪末,在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下,温度预计上升1.8 ℃(可能值为1.1-2.9℃),在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下,可能升高4.0°(可能值为2.4-6.4°C)。根据IPCC(2007年)的报告,在中高纬度的新罕布什尔州和中国,温度将在未来100年显著上升,北半球可能上升3.5-7℃,中国则为4-9℃。
中国的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区域特征(石等,1995)。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国的表面温度上升0.79°C,以约0.08℃/ 10a的平均增长率(任等人,2003)。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左等,2004)中国温度上升自20世纪70年代比全球平均水平更快。(高等,2010)模拟了中国未来的气候并表明冬季气温,夏季气温以及年平均会显著增加。 (李等人,2010)进一步提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变暖速度已经出现一个显著的上升趋势;最明显的东北,西北,和中国北方,而在中国西南部和南部增长已经不太大。从仿真结果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0d也显示该情景下,中国的气温将增加1.2℃(辛等,2009年)。
在中国北方,气候变暖比南部和沿海地区更明显(辛等,2009)。高(2009年)的一项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1961年至1990年,2021年至2050年,和2071年至2097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在中国西部仅略有变化,但显著变化地在东部地区。赵等 (2008)使用来自40多个气候模型BLE结果,评级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增加,预计2006-2025温度将上升约0.55℃。 陈等人(1991)分析了中国温度在39年间的变化(1951年至1989年),结果表明,中国北部,东北,西北等地区温度在增加,,但在江淮和四川则下降。 徐等人(2003)的大气 - 海洋耦合模式结果显示,较之整个中国,青海西藏的空气温度上升更明显。所有上述调查显示,虽然存在一些区域差异,但是未来气候整体趋向于变暖。
造成温度上升的原因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研究温度变化规律可以推动对未来温度变化的认识。举例来说,涂(1984年)确定的年度周期和季节性温度变化周期在18.4-28.9年,2.9-3.0年,2.2-2.3年。魏等人(2003)分析青藏高原72气象站1962年至1999年记录的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具有准3年,准5至8年,和准11年环状振荡。他们发现,青藏高原降水周期振荡主要有3 - 5年,8-11年,准19年来。王,崔(2006)认为,沉淀在西北区域具有准3年的周期,但该周期台站相容性在不同地区有差异。
在多时空尺度下的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当外力叠加时。因此,为了确定中国各地区域范围在过去50年气温的准周期变化是否有普遍特征,我们分析了八个不同气候区的98个观测站从1961年到2009年每月的温度数据,进行小波变换。
我们应用小波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来分析不同的时空变化尺度特征,并评估的恒温振荡在中国准周期的稳定性。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用叠加稳定周期外延方法预测在未来20年(2010年至2029年)每年冬季气温及平均气温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2方法与数据
小波分析在时间和频率域上都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也能分解信号并转换成不同的时间尺度。因此,一个研究对象微小的细节也可以被分析,使之成为一种种分析奇异信号的合适方法。
如文献中所定义(例如,哈拉尔和Krogstad,2001;彭,2002年),本次选用Marr基函数。这是第二个高斯函数的导数,并且它可以表示为如下(Liu和张,2002年):
傅里叶变化是:
Marr小波具有良好的局部性的时间频域。每个周期的小波变化通过波动性水平检验,根据时间坐标和循环坐标能够得到局部特征。该分析方法的具体原则是Mallat(1989),Mallat和黄(1992),Mallat和钟(1992年)所讨论的。
由于中国复杂的地形和显著气候特征差异,我们用张和林提出的气候分区(1985年)全面具体地研究中国年度和冬季气温的变化的年际和时空分布(图1)。
选择观测站时,我们认为受城市热岛的影响。赵(1991年),通过研究在中国160站的数据,
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将增加,人口也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在每个气候带选择5至16个观测站代表区域特征。这些站的数据的时间周期相对较长(从1961年至2009年)且空间分布相对均匀,无迁移,以保证良好的代表性。为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近特大城市(人口ge;1万美元)和特大城市站(人口ge;500,000)被省略,以便消除热岛效应影响(仁和斋,1998年)。
我们以某一地区的网点观察的平均值代表区域的特点。
在这项研究中,12月,1月和2月为冬季,各个区域的冬季和年气温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和线性趋势计算转化。
图1 在此研究中使用的观测站
3不同气候区域的温度不同时间尺度下年际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气候系统受不同时间尺度的外部周期及非周期性的影响,它也有内部系统的动量和能量交换与生物、化学周期,其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线性和非线性效应。 因此,所得到的结果是受制于有这些进程的。一方面,困难在于如何区分周期性成分; 另一方面,当地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成分是不一样的,即使周期性分量显著,气候变化的周期长度也是不一样。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时间尺度的特点,是中国的各个气候区温度变化在1961年至2009年的准周期振荡。如果温度周期振荡在一个周期内一定长度是持久性的,即认为周期是稳定的。
由于极端温度在中国每一个区域的出现均不在特定月份,在此研究中十二月,一月,二月定义为冬季。由于温室气体的持续性,小波分析温度的自然和内部系统变更时,年度和季节温度的线性趋势被删除。
图2和3展示了在1961年至2009年年度和冬季气温的小波幅度变化。通过截取每年垂直小波幅度,正小波幅度表示在每一年的高温,负小波表示每年的低温。这些附图示出了在所有的研究区域温度变化周期的主要特征。
图2 在1961年至2009年年均温度的小波振幅:(a)中国东北; (b)东部干旱地区; (c)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 (d)中国北方; (e)中国中部地区; (f)中国南方; (g)中国西南地区; (H)青藏高原
图3 小波冬季气温在1961年至2009年的幅度:(a)中国东北; (b)东部干旱地区; (c)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 (d)中国北方; (e)中国中部地区; (f)中国南方; (g)中国西南地区; (H)青藏高原
- 在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而90年代末,一般情况下中国东北年平均气温的周期振荡是准3年;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有一个4至6年的周期振荡; 2000 - 2009年期间,准4年的周期振荡出现;而在80年代中期有一个微弱的准6年的周期振荡。在6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冬季气温变化的波动主要是准4年。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后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及90年代中期,有准3年周期振荡; 2000 - 2009年期间,准4年的周期振荡突出。总体而言,在东北地区3〜4年的周期在年均温度范围内占主导地位。不管在年际时间尺度还是在迅速升温的冬天,温度变化的周期在东北地区相对稳定; 3年周期占主导地位。
(2)东部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0年代中期,主要是准3年周期振荡,并有在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前半有准4年的周期振荡。冬季温度循环变化的特点是十年尺度的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准4年的周期振荡占主导地位;在70年代中期,该周期振荡不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有一个准3年周期振荡,周期变化并不显著。2000-2009期间,准3年的周期振荡显著。在1961年至2009年,周期振荡不突出且温度变化的周期是不稳定的。
-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在过去50年中的温度变化有一个弱准周期振荡,它类似于由许和董(1982)描述的本区域中的沉淀周期。上世纪80年代,有温度的暖冷热的变化,这稍有不同于赵等人的研究结果(2006年),这可能由所使用的不同的站的数据周期引起,反过来,反映出温度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有不同的相对变化。在季节尺度,冬季气温的小波幅度表现出3至5年(准3年)的周期振荡,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并在2004 - 2009年的时候有一个显著准3年周期振荡;在70年代初期,周期性振荡是4-6年。显然,在这个区域中的3年温度变化的周期是占主导地位,而且稳定。
(4)中国北方, 70年代中期之前,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周期振荡不明显。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有一个准4年的周期振荡;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7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有准3年周期振荡,在80年代中期,有一个准4年的周期振荡; 2000 - 2009年期间,出现显著准4年的周期振荡。在该气候区,3〜4年的周期振荡为主导,而周期相对稳定。
- 中国中部,在这一地区,除了在7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到后期,有一个微弱的准4年的周期振荡突出,其他时间段没有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周期振荡,这表明,在这一区域中的气温变化的周期不突出。这可能是因为该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的腹地,并在南北气流的交汇点。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冬季气温有准3年周期振荡,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个周期只是稍微突出。在70年代末期,有一个准3年周期振荡; 3到5年的周期振荡出现在80年代中期;和2000 - 2009年期间,准3年周期振荡再次出现。该地区的年际尺度的温度变化的周期振荡不明显,这可能与温度的小年际变化有关。在季节尺度,冬季由冬季季风为主,并具有准3年的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相对稳定的。
- 中国南方。在这一地区,常年气温变化周期振荡并不突出。在60年代中期,有一个准3年的周期振荡;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周期振荡是3 - 5年,在80年代中期是4-8年。 90年代中期和2005 - 2009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准3年周期,这类似中国中部气温变化的特点,也反映了夏季风在这两个地区的影响。
- 中国西南地区。在这一地区,常年气温变化周期振荡并不突出。从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保持准3年周期振荡,除了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有一个4至8年的周期振荡。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6年,振荡周期的变化并不突出;也即,3年的周期在该区域占主导地位。
-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这一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周期变化在6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到后期有准3年的振荡,但这种现象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中断。图4H表明了年度变化小于其他区域。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与蔡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2003);这可以归因于数据分析的不同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60年代末,冬季气温有较弱的准3年周期振荡,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准3年周期振荡(3-5年)明显。综合来看,3年的主要周期是稳定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冬季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常(李等,2003;马和李,2003;吕等,2010)。
表1展示了在所有的研究地区每年冬季气温的平均准周期振荡。上述分析表明,3年为周期的温度变化,在中国冬季盛行。在图4中,温度变化的3年周期在非趋势年度间的变化更为明显。在四个北部地区最明显的3年周期振荡可能与事实不符,这些地区都是在夏季风的北界,同时也处于强烈冬季季候风影响的区域。长江以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一般不存在显著的周期变化。影响中国南方四大区域的主要冬季气候系统是冬天的风。冬季气温在这一地区有一个显著的准3年周期振荡,但中国冬季季候风是否有3年的周期振荡,或者冬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3201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