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隐喻的英语习语习得研究
摘要: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英语词汇的精华,然而习语却是外语学习和教学中一个众所周知的难点。尽管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本质上是“死隐喻”和非位置隐喻,但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习语是组成性的,大多数习语具有系统的概念理据,包括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传统知识,概念隐喻是习语的主要语义理据。本文将概念隐喻应用于习语习得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概念隐喻的学习方法在英语习语的教学中更为有效。
关键词:英语习语;概念隐喻;习语习得
一、引言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英语词汇的精华。“据估计,成年母语人士每周使用大约3000个隐喻和7000个成语”(Cooper,1999年)。从这个角度看,在语境中熟练地使用习语的能力是一个类似母语的语言能力的显著标志之一;然而,习语是外语学习和教学中一个众所周知的困难领域。习语因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和功能而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习语研究由来已久。
一般来说,传统习语和认知观存在着两种观点。根据传统观点,习语被认为是“死隐喻”,其本质是非位置性的,因此习语的意义是任意的,不能分析。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类概念系统的,是语言性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习语是组合的,大多数习语具有系统的概念理据,包括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常规知识,而概念隐喻是习语的主要语义理据。Lakoff(1980、1993)提出的概念隐喻为习语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Gibbs(1990,1992)的研究结果表明,习语主要是由概念隐喻引起的。Kovecsesamp;Szabo(1996)和李福印(2004)都实证地证明了概念隐喻可以促进习语的可教性和可学性,为习语习得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认知方法在习语习得和应用中的作用。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习语的教与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母语者的习语理解进行的,而国内学者对习语的研究大多缺乏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旨在将基于概念隐喻的方法应用于英语习语的教学中,探讨其对习语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对习语应用的积极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在英语习语的教学中,概念隐喻教学法是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效?
(二)研究对象
河北大学118名研究生参加了本实验。随机抽取59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余59名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概念隐喻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三)研究工具
本实验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两份问卷、学习资料和五份试卷。
1.问卷
本研究设计了两份问卷,旨在收集参与者对英语习语的态度、英语习语的理解和记忆策略以及英语习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的第一手资料。
2.学习资料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材料包括15个习语,分为5个主题。所有的成语都选自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吉布斯的《心灵诗学》、莱考夫的《女人》、《火与危险的东西》、柯维西斯的《隐喻:实用入门》和《剑桥美国成语词典》。这些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它们的意义是由概念隐喻、意象图式和心理意象所驱动的。如前所述,118名学生被分为两组,因此这两组的学习材料是完全不同的。对照组在五个语义主题(愤怒、爱情、心灵、快乐和神秘)下组织了十五个习语。每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例子和它的比喻意义。对于实验组来说,习语是由概念隐喻组织的(例如,愤怒是火,爱是旅程,心灵是容器)。
3.试卷
本研究共有五篇试卷,包括习语形式的前测、习语意义的前测、后测、习语形式的一周延迟测试、习语意义的一周延迟测试。
成语形式的预测试包含学习材料中的十五个成语,每一个习语中缺少一个单词,参与者必须在空白处填入一个单词来完成成语。测试的目的是了解被试是否熟悉这些习语,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否处于同一起始水平,这对本研究的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习语意义预测试包含了与习语形式预测试相同的15个习语,要求参与者写出这些习语的比喻意义。这个测试的目的还在于确定两个组是否处于同一水平。也许有些参与者不能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单词,但是一旦他们读了成语,他们就会记住习语的含义,如果他们以前已经读过或记住了成语,那么,仅仅用表格上的测试就不足以说明参与者是否处于同一起始水平。
习语形式后测和一周后测的内容与习语形式前测相同,但目的不同。习语教学结束后,对被试进行后测,目的是测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被试瞬时记忆的影响。教学结束一周后,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习语形式延迟测试,旨在找出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目标习语的形式保持长期记忆。习语意义延迟一周测试和习语意义预测试的内容相同,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找出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参与者长时间记住习语意义。
(四)研究程序
实验是在参与者的业余时间进行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1.预测试和问卷调查1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所有参与者都应该同时参加测试。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位老师,包括研究人员监督。向学生分发习语形式预考118份,时间到后收集试卷。并将习语意义预检试卷分发给学生。这两次测试的时间是相同的10分钟。预测试结束后,参与者接受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调查。最后,收集了所有的前测和问卷调查资料。
在预测试之后,所有的论文都由研究者评分。两次预测试均以15分制评分。评分后,将两组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和以独立样本T检验为主的推断性统计,以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前测中的平均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习语学习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概念隐喻教学法,结合意象图式和心理意象。
实验组习语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习语学习中使用概念隐喻。
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并以金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概念隐喻,作为他们理解这一新理论的垫脚石。然后将参与者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学习材料中每个习语的比喻意义。最后,研究者使用基于概念隐喻的方法与参与者处理了整个材料。在剩下的几分钟里,参与者们浏览了整个学习材料,并询问了他们在理解这一新理论方面是否还有一些困难。
对于对照组,研究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而认知知识绝对没有被触及。
研究者将首先介绍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每一种差异给出一些例子供参与者进行比较。然后,研究者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目标习语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10分钟。每个习语都有一个例子的学习材料被分发给参与者
他们根据例句继续讨论这个成语的意思二十分钟。最后,研究者对目标习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包括它们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以及在语境中如何使用习语的几个例子。在剩下的几分钟里,参与者被要求提供更多关于如何使用这些目标习语的例子,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并指导他们在日常英语中使用习语。然后研究者总结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整个习语教学过程中,研究者观察了参与者对习语教学的反应并记下笔记。对于实验组来说,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新方法很好奇,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好的学习动机,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对对照组来说,尽管学习材料对他们来说比较新,但他们表现出的兴趣比实验组少,特别是当研究者解释了全部材料时。总的来说,两种教学方法所获得的动机程度是不同的,这也反映在问卷调查2的结果中。
3.后测、一周延迟测试和问卷2
为了探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即时效果,在习语教学结束时,将试卷分发给参与者,要求他们在10分钟内完成试卷。
在习语教学一周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延迟测试,旨在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对学习者记忆的长期影响。一切都和考前一样,包括试卷的内容、允许的时间、评分的程序以及数据的转录和分析。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2,调查被试对学习材料的反思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三、研究结果
在本节中,从SPSS输出中选择的数据将以表和图的形式显示,然后是描述性注释。
1.测试结果
表1.预试验、后试验和一周延迟试验结果的平均值、S.D和P值
平均值比较如下图1所示。
图1。两组前测、后测和一周后测平均分的比较。
表1显示了两组五项测试的平均值、标准差和P值,并在图1中比较了它们的平均得分,这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两组在五项测试中的差异。
如表1所示,在预测试(形式和意义)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数相似,Pgt;0.05,说明两组在习语教学前的水平相同。这两种测试的唯一区别是,意义预测试的平均分高于形式预测试的平均分。
在形式后测中,两组的平均数(如:13.93,CG:13.75)均显著提高,Pgt;0.05,说明两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被试瞬时记忆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尽管实验组的平均分略高于对照组。但从研究者的课堂笔记和问卷2中的调查结果来看,两组被试对治疗有不同的态度: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对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照组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消极。
在一周延迟试验中,实验组在两次一周延迟试验中,尤其是意义试验中,均优于对照组,Plt;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教学法确实有助于学习者长期记忆目标成语。
通过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在英语习语教学中的应用比传统方法更为有效。
2.问卷结果
问卷1的结果显示两组的平均数相当接近。这反映了习语学习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领域,他们在日常的语言输出中往往避免使用习语。问卷2的结果表明,14个陈述的平均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成语教学、习语学习和习语应用的态度。从几句话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机械记忆是英语习语记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学方法新颖有趣;教学方法使习语更容易记忆;学习材料新颖有趣,反映了实验组学生掌握了相当多的对成语习得和研究者习语教学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说,成语学习中存在着一种有趣而有效的认知方式。
四、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启示
概念隐喻在组织习语和促进习语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经验验证。概念隐喻给习语学习带来的好处是:1)虽然习语在阅读中通常是单独习得的,但概念隐喻使许多习语在一个主题下聚在一起成为可能。2) 通过探索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信息,概念隐喻可以激发人们对习语的理解。
本研究的发现令人鼓舞,然而,没有一项实验是没有局限性的。未来的研究有望提高词汇学习的整体水平,特别是习语的习得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Cooper, T.C., Processing of Idioms by L2 learners of English, TESOL Quarterly, 1999.
[2] Gibbs, R.W.Jr., The Poetics of Mi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Gibbs, R.W.Jr., Metaphor in Idiom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vol. 37, pp. 141-154, 1997.
[4] Kovecses, Z. and Szabo P., Idioms: a view from cognitive semantics,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17, pp. 326-355, 1996.
[5] Kovecses, Z.,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99, 2002.
[6]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5-26, 1980.
[7]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8] Long, T. H. et al.,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 London: Longman, 1997.
[9] Makkai, A., 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 The Hague: Mouton, 1972.
[10] Ungerer, F. amp;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p. 121, 2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4625],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