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rsquo;s Resource-Based Cities
ZHU Li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ny other cities, for the particularity of natural endowment determines industriesrsquo; various reliance on resources. After a close look at the literature relevant to the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ha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major findings. First of all, some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engaged in th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line of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society,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chooses related indexes as the evaluative standards, while regardless of the unique attribute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second finding is that many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centered on the macro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but paid little heed to the mechanism concer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next finding is with regard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Generally speaking, descrip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dominated the whole body of literature in this field, while quantitative studies could be hardly seen. What has also been found is that research in this domain is of a uni-dimensional flavor, centering mainly on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gnoring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adopt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a mixture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ecology-oriented metho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index system and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with an aim to enrich and diversify the study methods in this line of research and to evaluate and gu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a more systematic manner.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Sustainability
-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ince the 1950s, with the progress and advancement of Chinarsquo;s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a number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have incessantly emerged,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eliance on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has its deserv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at it has provided a proliferation of fossil energy and mineral raw materials for the grandiose cause of Chinarsquo;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ha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society. By 2010, a total of 118 resource-based cities with a population of 154 million had been built and they accounted for about 1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ities in China. The industrial system of mos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es was commonly dominated by the resource processing industry which consumed a large quantity of resources and produced much pollution. Since the mid 1980s,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Chinarsquo;s resource-based cites has experienced its maturity and then a sharp decline in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resources are limited and non-renewable (Xu amp; Wang, 2009; Liu amp; Que, 2009). The increasing reduction of the resource reserves and the gradual decline in the advantages of mineral resources plunged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to a difficult economic situation as the resource industry is their pillar sector. At the same time, a series of regional and structural problems arose gradually. For exampl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ining areas was deteriorated. Moreover, as the economy slowed down, there was a greater unemployment rate which accelerated the social conflicts. All those problems made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suffer a lot, instead of profiting adequately, from what had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their greater development, namely the resource industry.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mining industry seriously hinder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y, as well as impeded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high-carbon economy to a lower one, the priority must be given to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getting rid of the resource-exhausting dilemma, and subduing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the limited resources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 Studies on Relevant Policies
The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resources industry. In 2001, the meeting concer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was held in Fuxin, Liaoning province. At the meeting, Fuxin city was identified as the first resource-exhausted city nationwide and it was the first pilot c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yet prudently close the resources-exhausted mines, adjust the local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alternative industry in cities whose development is mainly reliant on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in large mining area, and be committed to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e new modes of mine development”. In 2003, the state council of CCCPC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sued a document (document No. 11, 2003) which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es for rejuvenat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回顾
朱琳
【摘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和任何其他城市不同,自然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行业对资源的资源各种依赖。在仔细查看国内和国外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道路上的研究文献后,这篇文章主要从获得以下启发结果。首先,中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并选择相关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而不顾资源型城市的独特属性。第二个发现是,在中心城市的宏观发展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许多研究中,没有怎么注意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机制的问题。接下来发现是关于研究方法。一般来说,以描述和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在这一领域,很多都是定量研究,主要是围绕经济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和生态的影响。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并采取广泛的研究方法,如把定性和定量方法以及面向生态的方法结合起来,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和耗散结构理论,以使得目标丰富和多样化,以这条线为研究学习方法,并评估和引导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转型与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1.中国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进展和进步,一批资源型城市已经出现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加工的依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化石能源和矿物原材料,但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就业机会,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到2010年,有154万人口的118个城市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他们占中国城市总数的18%左右。大多数的工业系统的以普遍消耗大量的资源和产生基友严重污染性的资源加工工业为主。自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资源开发资源型经历了它的成熟期,接着在发展速度上急剧下降,这是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王旭,2009年;刘和阙,2009)。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和矿产资源的优势逐渐下降暴跌使得资源型城市进入作为资源产业是支柱自己行业的困难的经济形势。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区域性和结构性问题逐步出现。例如,开采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差。此外,随着经济的放缓,加速了社会矛盾更大的失业率。所有这些问题使得的资源型城市深受其苦,而不是获利充分。与采矿业相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高碳经济转变,必须优先考虑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2.中国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文献综述
2.1研究相关政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 2001年,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会议在辽宁省阜新市举行。会上,在全国范围内,阜新市被认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它是第一个试点城市进行了改造。第十“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政府要“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整合当地的条件,促进替代产业在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大型矿区,并致力于矿山开发的新模式的研究和探索。”2003年,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发布了专注于实施为振兴中国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文件(11号文,2003年) 。该文件还指出,必须优先在老工业基地给予资源转型。与此同时,它要求地方当局为支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 2003年的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的经济转型的开始。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达了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支持。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发布了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文件(第38号文件,2007年),并呼吁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09年9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一份文件(文件号33,2009)。在这份文件中,国务院重新呼吁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并提出了对策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人大),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2013年会议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严重问题已经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因此,科研人员加深对资源型城市和发展战略转型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便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2008年4月,中国确定12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试点城市,2009年3月确定了32个城市,并分别在2011年11月确定了25个城市。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在试点城市,其中大部分都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情况下实施,其中50%都是关于煤。旨在支持和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顺利改造的这些试点行动,以使他们摆脱资源枯竭,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
2.2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经济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已经出现,基于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细分理论的理论(兰德尔和艾恩赛德,1996;白普理,1985年)。之所以进行这些研究主要因为旧工业区从资源枯竭,结构性下降,以及矿业开发产业和资源加工产业,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一系列的诸如失业,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失序问题。对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在国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978年,Li(1978)发表了题为“基于煤炭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的工业发展及城市规划”的论文,其中谈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产业规划。范(1988)分析了一般的土地计划,富煤地区和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也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相应的问题和对策重组(范,1993年)。此外,他还系统的分析了行业的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的条件之间的关系。这在中国东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也被指出来(范&孙,2004;范&倩,2004年)。雷和张(1990)为以煤炭为主的城市提出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和经济损失的补偿机制,并建议政府应给予资源型城市的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铜川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要分析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地方经济结构(铜川市城市建设委员会,1997年),这是关于煤基城市的一个全新的想法。陈(1998)和许(1998)分析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发展特点。他们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五个概念,包括替代的优势,重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优势以及寻求新的优势。他们还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必须做的。除了上述的研究,也有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多项研究,如大同(沉律师郑,1998年),平顶山(陈和利,2000年),阜新(周及塘,2009年)。大多数这些研究采用了定性的方法,因此,在这些研究中研究的恰当性与合理性没有切实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上而不是放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模式上。徐和刘(2008)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法,并提出了定量研究的方法,以便用更合理的方式来构筑循环经济体系。李(2009)把枣庄和兖州为研究对象,对两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及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措施。同时,该研究指出,很少有研究采取了系统化和定量研究方法。
2.3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研究
在20世纪30年代初,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哈罗德,A.Innis进行了一项对“原材料生产在加拿大的问题”资源型城市和城镇一个开创性的研究(李,2009年,徐,2007;王,2010 )。在这篇文章中首次阐述了资源生产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和可能所产生的问题的影响。在20世纪后期,许多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第一个重点是放在经济转型。在外国文学,经济结构的转型,通常被称为从衰退遭受地区的经济振兴或面临着与区域经济结构的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丰富,其中大部分是经验和定性的(希尔森与孟克文,2000)。在这些研究中涉及鲁尔区在德国的振兴(Kunzmann和刘,2009年,汉斯的Gernot,2007;唐,2007年)以及九州地区(潘,王,1995)等等。
这条研究路线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 90年代以来,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已经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主要是通过经验和比较的方法,通常从宏观角度进行。在中国这些研究还通过分析国外的成功经验的方式强调了中国矿业城市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对策(张和武,2001年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张和武,2001;张&孔,2003;钱,2005年)。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主要涉及经济转型,这是基于城市化的工业经济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的要求。主要研究内容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石和曾,2003年;王和举,2003年)和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以前,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的角度。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集中在社会发展(苏与张,2009年)和资源型城市(王和林2010张和秋,2011)的生态环境上。在研究方法方面,早期的国外研究主要是学者采用定性的方法。例如,丰(2003)任(2006年)参加了很多在德国鲁尔区(滨海赫尔曼和他,2001年经济结构调整的研究;李,2002;李和胡,2002;郭与朱,2004;冯,陈,2006;周,2007年,冯·厄休拉·皮茨与张,2007年)进行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渐渐地,其他一些研究方法也开始出现,如耗散结构理论(黄和胡,2005;唐和张,2008年)和物质代谢的方法(张和秋,2011年)。
在资源型城市,许和赵(2001)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两种开发模式,并建立了行业结构的有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郭和张(2004)总结了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方法,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格局。李(2005年)进行了经济转型的一个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模式和战略,为经济转型以及对经济转型的支撑框架。王(2008)构建了一个模型,目的是形成行业中的矿业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它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因素对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影响,实现矿业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建设性的战略,对于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转型策略方面,张,吴(2001年),张(2001年),张&孔(2003)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的障碍和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了产业转型的三种模式:行业延伸,产业更新,和复合模式。刘和张(2011)评估了产业转型的矿业城市的能力。对于行业调整战略方面是从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和采矿业的角度分析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的。范和高(2004)认为,富含非铁金属,城市的工业转型应该是一个从资源,矿物加工开采和提炼转化。 徐等人(2004)提出的战略为可持续发展转变通过总结矿业城市,如位置,采矿业,环境,金融资源和合格工人的系统改造目前的困难。吴和许(2006),黄和胡(200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性分析进行审查和产业结构的矿业城市的现状。田和范(2004)认为,在中国以煤为主的城市的总体特征决定了转型的方向,那就是向城市转变为全面的。政府应加强对矿区和市区之间的联系,发展替代产业,吸引投资,从事环境治理和保护。所有这些在中国以煤为主的城市改造中都是具有战略重要性。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采矿业的发展战略。除了上面提到的研究(范宇和2004年),王(2010年),陈和李(2010年),陈,宋(2011)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关于转型战略的研究方法,他们大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无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
3.研究的不足和未来方向
由于中国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一直积极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然而,事实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的模式,对个别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讨论的总结。虽然这些研究对矿业城市转型的进一步探索,为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本文的其余部分提供了一些意见或建议。
首先,中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并选择相关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而不顾资源型城市的独特属性。例如,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城市发展的全面性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
其次,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城市的宏观发展,涉及这些方面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模式。一些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在一个单一的资源型城市的密切关注案例研究。但是很少有这种研究。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坚实基础,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努力巩固该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文学的审查表明,描述和定性的方法以大量文献为主,而一些定量研究已经出现。此外,研究在这一领域是一个单维的味道,主要是围绕经济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和生态的观点。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上一直没有得到效果,这促使今后的研究采取理论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深化资源型城市的跨形成模式的探索。
第四,现有的研究中,除了定性研究,也有一些研究已应用了耗散结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讨论改造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型城市特点,除了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的重要战略作用,社会和生态效应,生态安全和在社会稳定的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应付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该在使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转化机制的分析的基础上,在城市改造的发展可持续性上多下功夫。此外,广泛的研究方法应进行定性和定量方法,面向生态的方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和耗散结构理论,用更系统的方式评估和引导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由于限制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为生存,避免“矿产枯竭而导致一个城市的消亡”的局面。然而,在这个研究领域,资源约束,经济衰退和社会矛盾的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为了保证过渡的可持续性发展,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资源枯竭型城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3208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