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与规划策略外文翻译资料

 2023-08-09 04:08

英语原文共 1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A 译文

  1. “十三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与规划策略

摘要:乡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21世纪末以来,乡村呈现出新的转型特征和发展趋势。为促进“十三五”时期乡村的转型与发展,本文回顾了相关学科关于乡村发展的主要思想。本研究还总结了乡村转型的主要特征,包括人口老龄化、空心村、土地资源配置变化、半城市化、乡村发展区域差异等。最后,对“十三五”期间的规划策略提出建议,如制定差异化的乡村发展战略、探索新的激励乡村存量土地规划利用的方法、加强相关政策和管理改革等。

关键词:乡村;转型;规划策略;十三五

1 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城乡资源大规模流动,乡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十二五”末,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农村的土地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城乡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乡村转型问题已成为政府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随着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等概念的提出,对于农民工市民化、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十三五”开局之际,乡村转型将成为改革发展的重点。

乡村转型是指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当地参与者作出的响应与调整,从而带来的乡村地区在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重构。与“十二五”时期的情况相比,“十三五”时期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大不相同。在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农村正处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改革全面深化的重要阶段,实现农村的转型发展对“十三五”时期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本研究在讨论经济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主流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乡村转型的主要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策略,试图为“十三五”期间的乡村发展提供启示。

2 多学科视角下的乡村转型

与城市发展一样,乡村转型一直是经济、社会、地理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与研究方法,对农村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对农村研究成果颇丰的经济学、社会学与地理学等学科,回顾了新近对农村发展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核心思想,旨在为农村规划实践和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2.1 效率视角下的乡村转型经济研究

首先,我国经济转型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第一,中国经济已达到刘易斯拐点,实现城市化与非农化的同步迫在眉睫,这就对我国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农民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中国正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转型,应该打破横向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市场参与度。第三,中国现在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因此,需要消除包括土地资源配置的诸多体制障碍。

此外,城乡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由于城乡关系根本上是一种制度现象,大多数经济学研究都强调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不仅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为此,必须从发展战略和相关制度、政策的角度,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放弃各种社会政策,改善人力资源的流入环境,提高城乡经济效率城市偏见。同时,也有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对农村土地权利安排进行了探索。尽管对于“公平”和“效率”应被界定为优先目标存在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更多的专有权和废除城乡二元体制是必要的。

第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目前,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经济组织形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产业结构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结构有着重要影响,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推动以信息业、服务业为重要组成的第三产业。在对经济组织形式的研究方面,有学者指出,我国农业生产正从分散的小农模式向“全要素”的合作生产模式转变,政府应在合作模式上加强合作基金和机构补贴。此外,学者们还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2 农民视角下的乡村转型社会学研究

与以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学研究相比,乡村转型的社会学研究是从农民作为社会人的视角展开的。一些研究者关注农村社区,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农村的社会性质。学者认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在土地流转、乡村治理等内在性质上呈现出变化,必须考虑到农村现有秩序的基本要求。此外,毛丹基于多种社会学理论,驳斥了纯粹地将农民看做劳动力商品的市场化观点,建议中国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发展,使城乡联系更加紧密。另一个方面,研究对以养老保险为代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进行了,指出要在当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建设,规范农村养老机构,构建社会网络,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

其他一些研究者讨论了农民市民化问题。在研究对象上,包涵了失地农民与农民工;在农民意愿上,有主动和被动公民身份;在公民化内涵上,有文化、社会经济和心理融合。这些研究最终是为了消除制度障碍,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配套公共服务,最终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利。

2.3 空间视角下的乡村转型地理研究

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空间变化,认为农村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转型阶段。学者们讨论了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时空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研究表明,一个更好的乡村转型应该基于内部因素——其特定的区位条件和外部驱动力——社会经济环境的配套。因此,必须把握不同农村制度的特点和转型路径至关重要。

在乡村转型的发展路径方面,从空间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展示了其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术优势。刘彦随通过对沿海发达地区的观察,提出要实现乡村转型,不仅要促进土地利用优化、农村生产力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在区域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城乡工业、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除上述因素外,乡村转型与土地利用转型密切相关。因此,一些学者对土地整理和改良,特别是空心村改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建议,包括治理改革、民主决策、试点探索、土地制度和政策创新,以刺激乡村转型。

2.4 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对我国乡村转型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农村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不同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经济学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效应的角度关注城乡和谐发展;社会学更重视乡村转型的社会效应和社会公平正义;地理学更注重农村空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尽管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观点,但不同的研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升级以及城乡双轨制改革的思路已经达成共识。他们也同意乡村转型应该是地方敏感型的。这些研究为农村规划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要求农村发展的城市规划研究要以科学指导农村空间改造为基础,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下一节将着重讨论新的趋势,包括社会变化、资源分配和地域差异,对“十三五”期间的乡村转型发展提出规划应对。

3 新时期乡村转型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有自给自足的农村社区在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全面变化。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的乡村转型之后,中国农村从21世纪中后期开始在城乡一体化的新理念下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3.1 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

2000年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比显示,户籍与实际居住分离人口增长80.72%。这些流动人口呈现出显著的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为城市人口增长贡献了65.36%,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农村面临着人口外流和发展困境,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平均年龄远低于农村人口的平均年龄。同时,对于农民工来说,年轻人正在取代老年人,加速了农村留守人口的老龄化。《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46.6%,占农民工劳动年龄的65.5%。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5.4%,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比例高,农村面临着农村建设劳动力短缺、养老困难、农业发展缺乏支撑等诸多挑战。

3.2村庄空心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县农村出现了荒芜闲置的建设用地,即“空心村”现象,如扬州市郊区每户平均建筑面积174m2,占地面积243m2。建筑空间很乱。在很大程度上,空心村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空间形态,是多种驱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长期大规模的城乡迁移带来了农村物质空间的空心化。据统计,2013年我国外来务工人员高达16610万人,占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61.8%,其中有3525万外来务工人员随家人离开家乡(国家统计局,2013年)。本研究对经济发达的泉州市进行的调查显示,有高达80.67%的农民工携妻儿、父母等进城,在农村留下大量空置房屋。随着农民工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善,这一现象将进一步加剧。此外,那些通过上学和就业获得城市居民待遇的人仍然在其家乡拥有住房。因此,如何处理这些空置房,是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户农户拥有多个宅基地的现象较为普遍。根据作者在江苏、福建、江西、安徽、湖南和陕西的调查,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或农民工在城镇或县城购买公寓,用于结婚或子女教育。这些仍有农民户口的常住“城镇居民”,势必会造成农村住宅的闲置。

3.3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农村人口非农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了比较农业生产收益的降低。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劳动力短缺,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型经营模式,甚至农村土地荒芜。当前土地利用的粗放,加上劳动力大量流失造成的土地闲置,为农村土地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要素将频繁地在城乡之间流动。为了更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试图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改革土地管理。这为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现实需要和制度政策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大。以耕地流转为例,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是2008年的3.5倍,占耕地流转总量的28.8%。土地流转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模式的转变,即由原来的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向市场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转变。21世纪末,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相继出台,如浙江的“两分两换”政策(分房分田,分村搬迁和土地流转,以土地存量和土地租赁方式换取土地经营合同权),江苏省“万顷良田”工程,成渝农村一体化试验区“三个集中(工业、农田、农村聚落)”战略和“地票”。出现了如租赁、转包、转让、交换、股份等多种土地整理与流转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流转模式和制度,形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应当看到,尽管创新模式的名称不同,但这些政策在性质上是相似的。总的来说,耕地倾向于集中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股份合营等形式。但是,由于交易平台不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宅基地而言,目前的流转模式实质上是由城乡土地面积平衡机制发展而来的“资产置换模式”。在实践中,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发展,它很容易演变成新的城乡“剪刀差”。在实践中,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行政命令强推行为。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背景下,如何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将是“十三五”时期探索和发展的重点。

3.4 半城市化

中国进入第四次城市化浪潮以来,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以半城市化农村和半城市化人口为主的半城市化现象。

地域上的半城市化现象出现在城乡结合的空间,主要表现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年到2013年增长了一倍多(见图1)。城市蔓延导致大的半城市和半农村地区出现在城市区域的边界上,也被称为城乡结合部。同时,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城市边缘区的一些村庄被城市土地包围,形成了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60668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