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外文翻译资料

 2023-02-27 03:02

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摘要: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8大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995-2010年西北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在不断减弱,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SO2排放强度有所增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区域不同污染性质的行业发展差异来看,西北、西南地区、中部部分地区近十几年来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促进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三高”产业的改造升级。

关键词:工业结构;脱钩;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工业化,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 之一。但中国工业结构出现了显著的重化工业化的趋势,其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造成了经济与环境的严重冲突,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变化显得十分必要。

产业结构是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连接体,也是各类经济投入的“资源转换 器”,又是各种“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控制体”。一方面,产业结构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胁迫;另一方面,区域环境承载力直接制约着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可以说,区域产业结构深刻影响其生态环 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模式,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对于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力求把握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上,学者们认为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控制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保证环境质量的关键产业结构的变动能使资源在产业间移动,技术进步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自然资源消耗从而减少生产污染。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各不相同。Grossman等针对东亚提出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程度演变三阶段模型,即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轻工业阶段、以生产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重化工业阶段、以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阶段,并总结了不同阶段环境污染的差异;王金南等证实了不同污染类型行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削减 工业烟尘、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的正向作用,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资源 的合理配置,既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需要,也是控制工业污染的需要,是一种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政策。

对中国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变化特征的重 要因素之一,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等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根本,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进步,是现阶段中国实现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突破口。涂正革指出中国区域间环境工业协调性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较为和谐,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重型化是环境技术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其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且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性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要改变现有的单位产出能耗高、污染排放总量高而导致环境规制压力大的局面,需要配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政策,严格控制污染密集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针对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以“提高环境效率”为原则来调整产业结构是环境约束条件下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的必然选择。

上述研究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 要意义。但从现有研究来看,直接从工业行业内部结构来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多数是从经济总体结构或工业整体污染排放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部分考虑工业分行业结构的研究,基本是先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度、协调度进行区域划分,或是对环境污染效应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划分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工业结构特征、不同因素对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等。本研究的特色在于:①构建工业结构特征指数,定量分析各地区工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重点描述各地区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并对各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分析;②构建地区环境变化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重点分析1995-2010年工业结构变动对地区环境污染差异的影响。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脱钩指数

“脱钩”源于物理学领域,后被世界银行首次引人到资源环境领域,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的环境冲击逐步减少的过程,并逐步发展成具有资源环境领域特色的脱钩分析。OECD认为脱钩就是在一定时期环境压力的增长率小于它的经济驱动增长率,并将脱钩分为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两类。绝对脱钩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保持稳定甚至下降,相对脱钩则指环境压力以正的速度增长但其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利用脱钩指数分析1995-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状况,驱动力指标采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环境污染指标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工业SO2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 表示某一环境污染指标在第i时期与工业GDP的脱钩指数;表示环境污染

指标变化率;和分别表示第i时期初始年和末年的环境污染指标值;表示地区工业GDP的增长率;和分别表示第i时期初始年和末年的地区工业GDP;各省历年工业GDP按1978年不变价进行换算。由于1995年以来,中国各省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所以只考虑 gt;0的情况,借鉴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可将计算结果按脱钩程度划分为以下几类(表1)

表1环境变化与经济增长脱钩程度分类标准

Tab. 1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decoupling degree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脱钩程度

经济增长

环境变化AE

/

含义

绝对脱钩

gt;0

lt;0

lt;0

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环境压力降低

相对脱钩1

gt;0

gt;0

(0, 0.5)

经济增长速率大于环境压力增加速率

2

gt;0

gt;0

[0.5, 1)

临界状态

gt;0

gt;0

=1

经济发展速率等于环境压力增加速率

耦合状态

gt;0

gt;0

gt;1

环境压力增加速率大于经济发展速率

2.2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

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同一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工业结构其环境特征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为了进一步剖析中国各地区的工业结构,从环境污染的角度总结1995-2010年各地区工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差异,引人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描述地区工业结构的环境特征,定义为:

(2)

式中:为i地区的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表示i地区k行业在该地区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用k行业总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来衡量;为k行业的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指数,本文用万元工业产值的废水排放量、SO2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来衡量。为 了单纯考察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征,需要去除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区相同行业将使用统一的值,即假设各地区相同行业的环境污染指数相同。由于不同行业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指数不同(即值不同),高污染行业的值高,低污染行业的值低,若某地区工业结构中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则值越大,值就越大,表明该地区工业结构具有高环境污染的特征,值越小表明工业结构具有低环境污染特征。

研究时段为1995-2010年,分为1995-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三个时期,主要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 国环境年鉴》、各省历年统计年鉴、环境质量公报等相关年份数据,以及《1995年全国 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和《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中制造业数据。其中,各工业行业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指数的值选用2007年全国工业分行业单位产值工业废水SO2、固废排放量的数据。因为《2007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有关行业投入产出及相关环境数据较为准确,故选择2007年相关数据计算作为统一衡量标准。

3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

1995-2010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SO2排放与GDP脱钩指 数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①从工业废水排放与工业GDP脱钩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广西、陕西等地脱钩指数经历了从绝对脱钩到相对脱钩的发展阶段,虽然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速度未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但这些地区工业经济的增长已开始向高废水排放特征发展;相比之下,北京、黑龙江、上海、甘肃等地三段时期均处于绝对脱钩阶段,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废水排放量在降低。②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工业GDP脱钩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黑龙江、上海、福建、重庆等地经历了从绝对脱钩到相对脱钩的发展阶段,说明工业经济增长不断向高固体废弃物排放方向发展,其中黑龙江、上海在2006-2010年时期的脱钩程度已处于耦合状态,说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增加速度已超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相反,天津、河北、山西、吉林、河南、湖南、贵州、陕西、宁夏等地脱钩程度经历了从耦合状态或相对脱钩状态向绝对脱钩发展的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增加率逐渐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与环境呈良胜互动。③从工业SO2排放与工业GDP脱钩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除北京地区一直处于绝对脱钩状态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脱钩指数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发展趋势;其中,2001-2005年期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区工业SO2排放量的增加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说明这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2006-2010年除海南、新疆外,其他地区脱钩指数均为负值,说明这段时期内大部分地区工业SO2排放量开始降低。

表2 1995-2010年各地区工业“三废”排放与工业GDP脱钩指数

Tab. 2 The decoupling exponent value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emissions and production by region during 1995-2010

指标

年份

工业废水排放与GDP脱钩指数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与GDP脱钩指数

工业S〇2排放与GDP脱钩指数

1995-2000

2001-2005 2006-2010

1995-2000

<p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3013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p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