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21世纪的出路外文翻译资料

 2023-03-17 03:03

全人教育:21世纪的出路

原文作者:Sirous Mahmoudi、Ebrahim Jafari、

Hasan Ali Nasrabadi、 Mohmmd Javad Liaghatdar

单位:伊斯法罕大学教育系

摘要:全人教育包括广泛的哲学取向和教学实践。它的焦点是整体性,它试图避免排除人类经验的任何重要方面。这是一个折衷的和包容的运动的主要特征是教育经历培养唯物主义和更少的精神世界观更加动态和现实的整体看法也提出教育经验促进一个更平衡的发展,培养之间的关系,个人的不同方面(知识、身体、精神、情感、社会和审美),以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的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的关系。世界,情感和理性,不同的知识学科,不同的认识形式。全人教育关注的是生活经验,而不是狭义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教育;全人教育;整体性

1.介绍

整体教育是一个相当新的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美形成一个公认的研究和实践领域(R米勒2004)。它是对主流教育主流世界观的一种回应,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为“机械论”或“笛卡尔-牛顿”世界观。整体教育不是试图提供一种教育模式,而是试图挑战主流文化和教育的碎片化、还原论假设(R米勒2000, 施雷纳2005)。换句话说,全人教育关注的是“试图改变教育基础的潜在世界观或范式”(拿卡吉瓦2001)。正如该运动的领导者之一隆米勒(1992)所言,全人教育不应该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方法或技术;它必须被视为一种范式,一套可以以不同方式应用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整体教育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阐述了整个人最广泛的发展(辛格, 1996)。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类,使一个人能够成为最好的或最适合的,并充分发展“那些共同构成一个人的能力”(福布斯,2003)。

全人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它注重经验和现实的相互联系。整体教育试图发展一种相互联系和动态的教学方法,从而与宇宙和谐一致。相反,传统教育大多倾向于静态和碎片化,最终导致疏远和痛苦(内维斯, 2009)。全人教育关注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教学和学习方法需要植根于更大的视野。如果技术是孤立的和不相关的,它们可能会成为传统教育趋向于静态和碎片化,最终促进疏远和痛苦(米勒J 2006)。在这个整体的视角下,学生被定位为一个积极的,参与的和批判性的学习者,一个感知和理解功能失调的学习者。整体视野包括一个与他或她的周围环境和环境相联系的整体人的感觉。(米勒J, 2004)

另一位作者斯科特(2003)写道:全人教育经常声称,它想教育整个孩子(孩子的所有部分),教育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不是一个部分的组合),和看到孩子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社会、人类环境,一些精神,等等),它不是对提取有意义的学生。全人教育对目前的教育方法及其对标准和考试的过分关注提出了挑战。整体教育学家认为这种方法反映了一种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将学校教育简化为培养个人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和消费。事实上,目前的主旨可以被视为放弃任何教育整个人类的尝试。它将学校教育简化为可以通过标准化测试轻松评估的工作场所培训。(米勒J, 2007)

全人教育对目前的教育方法及其对标准和测试的过分关注提出了挑战。整体教育学家认为这种方法反映了一种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将学校教育简化为培养个人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和消费。事实上,目前的主旨可以被视为放弃任何教育整个人类的尝试。它将学校教育简化为可以通过标准化测试轻松评估的工作场所培训。(米勒R, 2004)。

全人教育学家相信,文明和人类意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成长中的人的内心生活重新加以尊重和尊重。(米勒R, 2006)。全人教育使学生对事物有意义和秩序感。通过向学生介绍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新兴世界社会的整体观点,作为“意义的背景”,整体策略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塑造生命并赋予生命意义的各种背景。(克莱克 1991)整体教育是教育者和学生的一段旅程。对于两者来说,全人教育的性质可以随着他们各自在课程中的进展而改变,并从中获得不同的经验。因此,全人教育的过程必须是灵活和动态的,以适应这些个人差异和影响,而且,个人进步速度的差异(海尔2006)。毫无疑问,全人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良知、和平、爱和智慧的人类(纳娃2001)。

2.全人教育的历史根源

这种整体观念可以追溯到土著文化。一般来说,土著人认为地球和宇宙充满了意义,而整体教育工作者试图在教育中恢复这种意义和目的感。(米勒J, 2004)

整体论的概念来自希腊的“和隆”概念,这个概念认为宇宙是由完整的整体组成的,不能被简化为部分。(李,1997)希腊人主张整体的学习方法。苏格拉底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教育家,因为他鼓励每个人去审视自己的生活:“认识你自己”。(米勒J, 2007)。整体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场充满活力和连贯的智力运动而出现,并已被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所表达。全人教育不是“新时代”运动的同义词,也不是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思潮的产物:它深深植根于古老的精神传统和宇宙论,奥尔德斯·赫胥黎将其描述为永恒的哲学。当所谓的18世纪启蒙运动将分析、科学理性提升到几乎完全主宰西方世界的地位时,这种长期存在的智慧——承认人类与不断进化的宇宙之间的密切联系——被贬为一个被称为浪漫主义的持不同意见的运动。因此,整体教育植根于卢梭、佩斯塔洛齐和福贝尔的“浪漫主义”教育理论(隆米勒, 1991)。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以及其他19世纪和20世纪的全人教育家,如超验主义者威廉·埃勒里,钱宁,鲁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大卫梭罗、布朗森·奥尔科特、弗朗西斯·帕克以及蒙台梭利和鲁道夫·斯坦纳都强调了人类的精神本质。(布鲁克斯2006)

尽管卢梭在教育方法上更注重人文主义而非整体主义,但他确实为整体教育提供了一些基础。卢梭认为孩子本质上是好的,认为孩子的灵魂应该按照自己的自然模式展开。这种认为孩子是好的观点是全人教育的一个基本假设,它反对原教旨主义的观点,即孩子生来就是原罪(J, Miller 2007)。

裴斯泰洛齐是受卢梭影响的瑞士教育家,他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他认为教室应该是一个进行有意义活动的地方,他鼓励教师运用他们的直觉。他相信教育与神的计划有关。他说:“神在你们里面的本性,在这殿里为圣。我们不是把它围起来,而是努力发展它。”(米勒J, 2006)。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两个最重要的全面教育学家是鲁道夫·斯坦纳和玛丽亚·蒙台梭利(Grimes2002)。施泰纳是华德福学校运动的创始人,该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开始了,并从一开始就发展壮大。斯坦纳明确地提到了儿童的“灵魂生活”,以及如何在学校环境中培养这种生活(斯坦纳1976)。

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学校运动的创始人,也相信培养孩子的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她相信,人类的精神、身体和精神品质都是由神圣的生命来源支撑的。关于精神方面,她相信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精神胚胎”,按照神圣的计划发展。而教师对孩子最紧迫的责任就是尽可能消除阻碍孩子成长的障碍。(蒙台梭利1965)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给孩子提供一个养育的环境,荷姆将引导孩子的人格和力量的自然展开,使他或她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蒙台梭利坚信,让孩子学习知识不如保持智力活跃重要。因此,关键是要发展一个孩子的智力能够自然展开的学习环境(蒙台梭利1965)。

3.全人教育背后的世界观

整体教育家指出了支撑当代整体教育的六大理论或世界观:常年哲学、本土世界观、生命哲学、生态世界观、系统论和女权主义思想(拿卡吉瓦2001)。

3.1多年生哲学

多年生哲学指导了约翰·米勒、帕克·帕尔默等当代整体教育工作者的作品。(拿卡吉瓦2001)。长期存在的哲学通常承认现实的多重维度。赫胥黎(1968)在其经典著作《永恒的哲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永恒的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一个神圣的实在,它是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实质。”全人教育所包含的永恒哲学主题主要有:神圣的实在、统一性、整体性和实在的多重维度。(米勒J, 2007)

3.2土著世界观

来自世界各地的土著(或土著或土著)世界观充满了对自然、地球、宇宙和精神的敬畏。它们强调所有存在的有机联系。(拿卡吉瓦2002)土著的世界观是多维的。根据埃尔克的描述,灵力既代表无限的维度,也代表有限的维度;它是“一切,但高于一切”,“一切的源头和终点”,以及“守护和维持一切生命的人”(布隆 1989)。其主要思想包括根植于全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本土世界观:对自然、地球、宇宙和精神的敬畏;现实的内在联系和神圣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重新融合。

3.3生活哲学

“生活”的概念对许多全人教育工作者具有核心重要性。隆米勒(1997)引入了“以生命为中心”一词来描述“以精神为基础的[整体]教育”(第88页)。一般来说,“生命哲学”或“生命哲学”假定存在一种基本的生命力量,或一个普遍的生命过程,如柏格森的生命力或尼采的权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是宇宙世界的先验的和内在的原则。这种全人教育的方向认为教育是更大的生命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教育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工具,使人类的生命与基本的生命重新连接起来。生命哲学假设存在一种基本的生命力量,或一个普遍的生命过程。这种生命力“产生并组织宇宙万物”。生命哲学假设我们的生活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意义,一个目标,它超越了我们个人的自我和特定的身体和文化条件。它认识到,我们与“生命和宇宙的持续进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联系。(R米勒1991)

3.4生态世界观

生态学的观点在当代的全人教育中是如此不可或缺,以至于“全人”一词经常与“生态”互换使用。“全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生态全人教育。例如,大卫·哈奇森评论说:“整体哲学似乎提出了一种对教育过程的生态敏感的观点。”在全人教育中,生态世界观通常是通过“生态素养”来探讨的,其中的主题包括环境问题、与自然的对话、现实的相互依存和可持续性。爱德华·克拉克、大卫·奥尔和拉蒙纳瓦是当代在这一领域最活跃的全面教育工作者。(克莱克2001)

3.5系统理论

系统论是一种探索宇宙世界的综合宇宙学模型的理论尝试。类似于生态世界观、系统理论也承认万物的相互依存,但其探索的主题是基于“系统性的解释宇宙的动态结构”,“世界或宇宙”。(拿卡吉瓦2001)系统性世界观存在的“整体论”罗恩·米勒(1990),一个理论基于“多个水平的整体性”;爱德华·克拉克(2001)的“综合课程”(一种建立在“系统思维”基础上的系统课程),以及少数其他学者在全人教育领域的工作,最著名的是托马斯·贝里和吉田津彦。托马斯·贝瑞(1988)提出了有史以来最宏伟的教育愿景之一。在他看来,教育不是一项人类的事业,而是宇宙本身的一个持续的过程。出现在日本生命哲学讨论中的吉田(1996),通过对后现代“非机械论、非还原论”系统科学的广泛研究,包括詹茨的自组织宇宙理论,试图发展其全人教育模式。

3.6女权主义思想

女性主义思想也对全人教育领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内尔·诺丁斯和里安·艾斯勒所阐述的思想。诺丁斯对全人教育最相关的工作是她对关怀关系的观点。诺丁斯(1992)提出了一种以关怀为中心的教育,要求在学校中培养关怀关系,包括:关爱自我、关爱小圈子、关爱远方的他人、关爱动物、植物和地球、关爱人类世界、关爱思想世界。与诺丁斯相似,但更关注关系中的平等主义方面,艾斯勒(2000)设计了一种教育模式,她称之为“伙伴关系教育”。她的“教育伙伴模式”包括如下主题:民主平等的结构;男女平等的权利;尊重;和平解决冲突;同理心;关怀;非暴力;共同责任;以及与地球的联系诺丁斯关于“关怀关系”的思想和艾斯勒关于“伙伴关系教育”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几乎每一位整体教育工作者的作品中。

4.全人教育的四大“学习支柱”

仅仅为了方法论的目的,全人教育指出了21世纪学习的四大支柱。教科文组织也指出了这四个相同的支柱,尽管略有不同。(纳瓦2001)

4.1学会学习

这要从学会问开始。问是意识在寻求知识时的一种自然行为。它的真正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回答问题,不如说是为了探索问题。学会学习意味着赋予意识属性以锻炼技能,如集中注意力、倾听、感知和发展好奇心、直觉性和创造力。学会学习意味着有能力指导自己的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使自己与时俱进,知道去哪里寻找知识。特别是对科学意识。(纳瓦2001)。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课程和“死记硬背”中经常强调的“获取详细的信息或事实知识”截然不同。更确切地说,它意味着“对知识工具本身的检验”(施雷纳2005)。

4.2学着去做

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变化中,这意味着学会通过智慧和负责任的行动来改变社会。学会做事是把学习专业和生产性工作联系起来的:学习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团队工作的能力,以及战略性地使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和做出理性的决定,以产生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学习做意味着知道如何承担风险以及采取主动。(施雷纳2005)。这种学习的支柱首先意味着要应用学习者所拥有的知识、学到的或知道的付诸实践;它与职业技术教育和工作技能培训密切相关。然而,它超越了在传统或工业经济中“做”特定的事情或实际任务的狭窄定义的技能发展。新兴的知识经济使人类的劳动日益物质化。“学会做事”需要新的技能,更多的是行为技能而不是智力技能。与人的素质和人际关系相比,物质和技术正变得次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

4.3学会一起离开

这意味着学会负责任地生活,尊重他人,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合作。学习必须克服偏见、教条主义、歧视、权威主义和成见,以及一切导致对抗和战争的因素。这一学习支柱的基本原则是相互依赖,即知识的网络生活。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Holistic Education: An Approach for 21 Century

原文作者:Sirous Mahmoudi、Ebrahim Jafari、

Hasan Ali Nasrabadi、 Mohmmd Javad Liaghatdar

单位:伊斯法罕大学教育系

Abstract:Holistic education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s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Its focus is on wholeness, and it attempts to avoid excluding any significant aspects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It is an eclectic and inclusive movement whose main characteristic is the idea t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foster a less materialistic and a more spiritual worldview along with more dynamic and holistic views of reality It also proposes t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 promote a mor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 and cultiv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individu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spiritual, emotional, social and Aesthetic),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other people, the individu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inner- self of students and external. world, emotion and reason, different discipline of knowledge and different form of knowing. holistic education is concerned with life experience, not with narrowly defined basic skills'.

Keyword: Education, Holistic education, Wholeness, Spirituality

1.Introduction

Holistic education is a fairly new movement, which began to take form as a recognizable field of study and practice in the mid-1980s in North America(R, Miller 2004). It emerged as a response to the dominant worldview of mainstream education, often referred to the “mechanistic” or “Cartesian-Newtonian” worldview.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provide a model of education, holistic education seeks to challenge the fragmented, Reductionistic assumptions of mainstream culture and education(R, Miller2000a, Schreiner2005). In other words, holistic education is concerned with “underlying worldviews or paradigms in an attempt to transform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akagava2001). As Ron Miller (1992),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movement, argues, Holistic education is not to be defined as a particular method or technique; it must be seen as a paradigm, a set of basic assumptions and principles that can be applied in diverse ways.

Holistic education addresses the broadest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erson at 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evels (Singh, 1996). It aims for the fullest possible human development enabling a person to become the very best or finest that they can be and develop fully lsquo;those capacities that together make up a human beingrsquo; (Forbes, 2003).

A main element of holistic education is its focus on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experience and reality. Holistic education attempts to develop a pedagogy that is interconnected and dynamic and thus is in harmony with the cosmos In contrast, much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tends to be static and fragmented, ultimately promoting alienation and suffering (Neves, 2009). Holistic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ole and the part and suggests tha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need to be rooted in a larger vision. If techniques are isolated and unrelated they can becom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ends to be static and fragmented, ultimately promoting alienation and suffering (J, Miller 2006). Within this holistic perspective, the student is positioned as an active, participatory and critical learner who perceives and understands him/ dysfunctional. The holistic vision includes a sense of the whole person who is connected to his or her urrounding context and environment. (J, Miller 2004)

Another author, Scott Forbes (2003), has written that:

Holistic education frequently claims that it wants to, 1) educate the whole child (all parts of the child), 2) educate the student as a whole (not an assemblage of parts), and 3) see the child as part of a whole (society, humanity, the environment, some spiritual whole, etc.) from which it is not meaningful to extract the student. (p. 2) Holistic education challenges the present approach to education and its obsessive focus on standards and testing. Holistic educators see this approach as reflecting a materialist and consumerist culture that has reduced schooling to the training of individuals to compete and consum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In fact, the present thrust can be seen as abandoning any attempt to educate the whole human being. It reduces schooling to training for the workplace that can be easily assessed through standardized tests. (J, Miller 2007)

Holistic education challenges the present approach to education and its obsessive focus on standards and testing. Holistic educators see this approach as reflecting a materialist and consumerist culture that has reduced schooling to the training of individuals to compete and consum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In fact, the present thrust can be seen as abandoning any attempt to educate the whole human being. It reduces schooling to training for the workplace that can be easily assessed through standardized tests. (R, Miller 2004).

Holistic educators are convinced that 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human consciousness requires a renewed measure of respect and reverence for the inner life of the growing person. (R, Miller 2006). Holistic education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sense of meaning and order to things. By introducing students to a holistic view of the planet, life on Earth, and the emerging world community, as a “context of meaning,” holistic strategies enable students to perceive and understand the various contexts which shape and give meaning to life. (Clark 1991) Holistic education is a journey for both the educator and the student. For both, the nature of holistic education can change as they each progress through the programme, and draw different experiences from it. The process of holistic educatio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527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