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戏剧之元杂剧选集》编辑:夏志清,李蕙仪和乔治考。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4年。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27 04:12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YUAN DRAMA. Edited by C. T. Hsia, Wai-Yee Li, and George Kao.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ere are five things that are very striking about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Yuan Drama (hereafter, Anthology) and set it apart from recent anthologies of Yuan drama, which have been dominated by the work of Wilt L. Idema and Stephen H. West.1 The first is how long ago the first drafts of some of the translations were done: Those drafts were done more than forty years ago as part of a graduate seminar taught by C. T. Hsia (1921–2013; the volume is dedicated to him), one of the editor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second thing, sur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is the fact that all but two of the eleven translations of the ten plays in the anthology use as their base text the versions included in Zang Maoxunrsquo;s 臧懋循 (1550–1620) Yuanqu xuan 元曲選 (Anthology of Yuan Plays), the edition that won the most respect from Chinese literati, the one that is furthest from stage practice and most heavily edited, and the one that was invariably picked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before Idema and West (of the plays they have translated, only a small number are based on Yuanqu xuan texts).2 The third thing is that the translations in Anthology use rhyme in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arias much more than has been common in transl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for some decades now.3 Idema and Westrsquo;s anthologies focus on reflecting early Chinese drama, which for them extends into the Ming dynasty; to that end they both include translations of not only editions published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so-called Yuankan 元刊 [Yuan editions]; these basically only provide the texts of the arias and enough dialogue or stage directions for the main performer to know when to sing), but also plays by the Ming prince Zhu Youdun 朱有燉 (1379–1439), whose plays are the first to be published with full dialogue, and versions that more directly reflect early Ming palace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editions produced primarily for read-ers, such as Yuanqu xuan. Anthology can be said to be designed for readers of Chinese drama rather than for students or scholars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re, the processes whereby plays were textualized and circulated, and stagecraft. Although West and Idema are clearly very interested in the lev-els of language in the plays they translate (their translations do not shy from highlighting the rawer or racier elements of plays in ways generally ignored or suppressed by other translators), the emphasis on general readability in Anthology might make this volume more appealing to a general audience or to undergraduates.4 The fourth thing is that none of the three editors and only one of the twelve translators wrote a graduate thesis on Yuan drama or pub-lished in that field beyond the plays they translated. Finally, despite the fact that I have been speaking as if there were already anthologies of translations of Yuan drama in English available (see the footnote above for the quite loose definition employed), under a more strict definition, only three works would qualify, and there would be absolutely no doubt that Anthology is light years ahead of the other two6 in conception, coverage, readability, and quality.

Anthology presents ten plays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wo plays each). In the order they appear in the volume, these categories are histori-cal plays, crime and punishment, folly and consequences, female agency, and romantic love.7 As in West and Idemarsquo;s 2014 anthology, both the Yuan edition and the Yuanqu xuan versions of The Orphan of Zhao (Zhao-shi gursquo;er 趙氏孤兒) are included.8 Including the Yuan edition (which is very hard to make sense of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more complete version and notes that attempt to fill in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missing dialogue and stage directions) is clearly in imitation of West and Idemarsquo;s pioneering efforts.9 That Idema and West put the early and nearly unreadable Yuan edition before the Yuanqu xuan one and Anthology includes the Yuan edition more as an appendix to the Yuanqu xuan version is a telling ind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motives of these two works.

In Anthology, each play has a short introduction and ample footnotes. In line with the general emphasis on readability, Anthology uses endnotes rathershy; than footnotes.10 Of the ten plays, more than half have previously appear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11 and three have been published in earlier or alternative versions by the translators.12

One of the editors of Anthology, C. T. Hsia, has already been men-tioned.13 He is credited as co-translator for one of the plays in Anthology. Co-editor George Kao (1912–2008), a good friend of Hsiarsquo;s, is the primary trans-lator for one of the plays in Anthology and co-translator for another. He was the founding editor of Renditions, a very important journal devoted to publish-ing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ai-Yee Li, a very productive and influ-ential senior scholar whose own work concentrates on periods either earlier (400–100 BCE) or later (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 than Yuan drama, had not finished her masterrsquo;s degree in Hong Kong when Anthology was first conceived by Hsia.14 She stepped in to revise and edit Anthology only in 2011, at the request of Hsia (“Acknowledgments,” p. ix). She provided a concise, up-to-date introduction; is listed as co-translator for half of the plays15; and is the sole translator for the Yuan dynasty e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哥伦比亚大学戏剧之元杂剧选集》编辑:夏志清,李蕙仪和乔治考。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4年。

《哥伦比亚大学戏剧之元杂剧选集》有五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正是这五个地方使得它区别于同时期其他的元杂剧选集。这些元杂剧选集都受必·依德威和斯蒂芬作品的主导,首先,该选集的翻译初稿是很久以前完成的,这些初稿是四十多年前夏志清在研究生研讨班教书时完成的,同时夏志清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编辑。第二个要注意的地方与第一个有关,这十个选集戏剧的翻译版本仅选取了之前十一个翻译版本中的两个作为他们的基本版本,其中也包含了臧懋循(1550 - 1620)的元曲选。这个版本具备最广阔的实践基础和最多的剪辑,因而编辑赢得了很多中国文学者的尊重。在依德威和史蒂芬之前,其他学者一直选择英语翻译(戏剧的翻译,只有少数是基于元曲宣文本)。第三件事这个选集翻译使用的押韵方法与咏叹调翻译使用的押韵方法一样,是使用阿里亚斯的押韵翻译,这种押韵方式在近几十年中国传统戏剧的翻译中比较常见。依德威和史蒂芬的选集集中反映了早期中国戏剧,而且他们把时间节点提前到了明朝,所以他们不仅翻译了元朝的一些戏剧,还翻译了其他朝代的版本,尤其是明朝皇子朱有燉(1379 - 1439)的戏剧。他的戏剧是第一个有完整的对话,并且更直接反映明宫的特点的作品,而不是像《元曲选》一样为了取悦于读者。他们翻译元朝戏剧时,基本上只提供了文本和足够多的对话和舞台指导,主要是为了让主演知道什么时候唱歌。这本选集可以说是专为中国戏剧的读者编选的,而不是为感兴趣的学生或学者考察中国剧院的历史过程创作的。本书有扮演文本化流传的角色,以及传授舞台技巧的作用。史蒂芬和依德威对他们所翻译的戏剧中的语言等级很感兴趣,但是这本选集主要强调的是大众可阅读性,可能会使得这本书对于普通观众或是本科生更具有吸引力。第四件事是本书的三个编辑和十二个译员一个都没有写过关于元戏剧的毕业论文或是出版过除他们翻译元曲以外的文章。最后一点,尽管有很多元曲的英文译本选集已经存在,但只有三部作品是合格的。而且毫无疑问的是这本选集在构思、涉及面、可读性和质量四个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另外两部作品。

选集将十个戏剧分为五类(每类两个)。他们的顺序出现在前言,分别是历史戏剧,罪与罚,愚蠢和后果,女代理和和浪漫的爱情。在史蒂芬和依德威的2014选集中,包含了元版和元曲选版的《赵氏孤儿》。之所以包含了元版,是因为在没有引用更完整的版本的情况下,这个版本可以试图填补戏剧中对话的缺失和舞台指导的漏洞。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在模仿西方,但这更是依德威开拓性努力的结果。依德威和史蒂芬把早期几乎不可读的元版元曲选(包含了很多附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使得不同目标或动机的两个作品在翻译时有了一个相同的目标或者动机。

在选集中,每个场景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和充足的脚注。为了符合强调可读性的原则,选集使用尾注而不是脚注。在十个注脚中,超过一半的都是以前出现在英文翻译中的,还有三个已发表在译者或替代版本中。

其中一个选集的编辑夏志清, 之前已经提及过。他的任务是一起合作翻译选集。合作编辑是乔治·考(1912 - 2008)和李蕙仪(夏志清的好朋友、另一个选集的主要的译者之一)。李慧怡一个非常富有成效和影响力的高级学者,她目前主要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杂志担任出版和翻译中国文学的工作。当夏志清第一次构思关于选集的时候,她并没有完成她在香港的硕士学位。但是却参与了2011年统一修改和翻译选集的工作。她提供了一个简洁、最新的介绍方式,被列为合译戏剧的灵魂人物之一,成为该选集中元朝版本《赵氏孤儿》唯一翻译者。

正如上面提到的,他们只有一部分时间编辑或翻译参加元戏剧选集,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真正专注他们的研究生教育或职业生涯。这并不意味着该贡献者不会继续创作中国文学其他领域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并且发挥他们的作用。

选集应该特别呼吁那些本身并不是很熟悉中国剧院或中国戏剧文学的老师和读者进行研究,该选集精心翻译并且可读性非常强。而且我们应该感谢夏志清启动这个项目,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李慧仪等人为出版该选集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应该为这些人致敬。

大卫·罗尔斯顿 密西根大学

注释

  1. “元杂剧”是指含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场景的杂剧,并不是所有的元曲都是在元朝时期写的(1279——1368)。这些戏剧还来源于另一种戏剧,比如说北曲,北曲是为了反对南戏或南曲而产生的。如果我们定义一个选集的工作至少包含三个翻译的元戏剧,而忽略是否只包括一个作者或一个亚种的戏剧,那么最早的英语元曲选集表演可能是杨显仪和格拉迪斯杨。从那时直到1982年,元剧的选集,是由个人的无重复表演组成:理查德·富森杨的四次扮演元戏剧中的人物(1972年),刘君恩的六次扮演(1972)等。但是自那时起,所有的选集都不是完整的,直到出现依德威和史蒂芬编纂的选集:中国剧院,一个源书僧侣,强盗,爱人和神仙;十一个早期中国戏剧,战斗,背叛,和兄弟情义等。从中国的《三国演义》起,基本上都是两个人交替完成翻译版本,比如杨家将;和赵氏孤儿和其他元戏剧等。最早的版本和现在的版本比较,在两个版本之间,依德威和史蒂芬也发表了他们的分类,包括5个戏剧的翻译:月亮和琴;西方的故事(1991)等。
  2. 斯蒂芬看到臧懋循的“研究拨款:臧懋循的窦娥冤”(1991:283 - 302)之后,便反对他的观点。史蒂芬决定在选集上加上两个备用版本的剧本,甚至加上变体包括尾注(详细情况请看第十页)。
  3. 英语读者不再读押韵的诗歌,因为元戏曲翻译后很难做到在英语中和在汉语一样押韵,中国戏剧的翻译在西方往往限制使用大量押韵的手法,而更多的是使用漫画或者使用漫画人物来表达主题。押韵的概念体现不出来,而漫画情节的表达效果似乎一般。例如,克利福德·依·兰德斯(2001:101)在这个问题上直言:“幽默诗必须押韵。不仅如此,必须明确无误的押韵”。押韵幽默翻译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传统戏剧过于压抑,因此部分翻译协会并没有使用它。在《哥伦比亚大学戏剧之元剧选集》中,大量使用押韵,但不是在相同的程度上使用,而是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押韵翻译,是罕见的押韵贯穿于整个咏叹调的翻译。有意思的是,韵并不总是用于选集,而是在诗歌的最后对联或唱曲,或者我会在特别的地方会使用它,这在最近翻译的中国戏剧常常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把甚至更多的努力放在原始韵律的翻译上面,包括在他们的英语版也是尽可能多的放在原始韵律的翻译上,甚至不惜牺牲意义(一个例子是王榕培关于《牡丹亭》的翻译[2000]和其他戏剧的翻译)。合理使用押韵可以使英译版的汉语诗歌拥有同样高的文学成就。关于这个问题,看安德烈勒菲弗尔 (2001: 757)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当然,文学翻译,特别是戏剧翻译,试图通过声音传达更多的原始意义,只要不影响阅读能力就行。元戏剧翻译家詹姆斯克伦普就是众所周知的为了实现这种翻译方式而努力的人物,在这个程度上他超过了依德威和史蒂芬。
  4. 而依德威和史蒂芬的选集注明:他们计划的一部分是改变我们对早期中国戏剧的理解和介绍,使新时代的读者读起来更像是一个原始研究的文章,而不是一个选集介绍,选集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野心。只是简要讨论在翻译中使用押韵的散曲(源于阿里亚斯的诗意的形式在元戏剧)。另外独特的选集是决定翻译而不是直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由于一直不确定曲调名称与内容之间的联系。
  5. 杰罗姆bull;卡瓦诺翻译白朴的《墙头马上》一书中,摘录了他于1975年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发言(白朴1226 - 约1295;杰罗姆bull;卡瓦诺翻译的论文包含一个版本《梧桐雨》)。
  6. 理查德·富森杨戏剧和刘君恩的六元戏剧的四次交锋,都出现在1972年,这也是他们两被批评的原因。
  7. 这些类别显然有一个特点被现代观众记住——就是不能直接反映或复制任何早期中国元戏剧类型的列表。尤其是那些早期的问题列表(比如:法院戏剧明显不能作为一个流派),这样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
  8. 早在1982年的《资料读物》中就出现关于中国各种物体的翻译,其中包括中国货币的翻译版。依德威是选集正式出版前评审之一,选集的封底引用最有可能的是什么手稿、正式出版前的审查和他特别感谢人员等细节问题,都是依德威一一确认过的。封底上的其他报价来自陈天源,他和依德威曾经一起在哈弗大学学习。翻译的格式主要遵循依德威和史蒂芬的翻译格式。 在公元2014年出版的《赵氏孤儿》中,翻译的角色类型是剧中人凈角色类型,这是第一次被承认的类型——净,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恶棍或者更多的丑角人物,例如,一个扮演“丑角”的演员,我宁愿剧中人是皈依天主教的角色类型,而不只是按照翻译和指示所扮演的正末/正旦的演员。因为唱这样的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行为对于内容表达至关重要。我们的目的是能让读者选择清楚关于剧中人的重要信息,并让读者了解戏剧的结构和特征。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剧中人如女主角或男主角(这发生在女性角色页),在选集中常常不明确说出来。对于这方面,元剧一般会选择两个其他角色旁白或者插叙进来,而这个角色在全局中不扮演任何角色或者不是主要角色。
  9. 我的忠实读者有时会帮助我干一些事情,有时会侵入脚注,一些作家翻译却认为他们“破坏流程”、破坏“原文本来的意义而使之丢失原来的韵味”例如,兰德斯(他主要的文学翻译是散文小说)就是这样认为的。
  10. 除了依德威和史蒂芬翻译(2014年)《赵氏孤儿》,《赵氏孤儿》也出现在刘君恩1972年的选集上(仅元曲选版本),还出现在《忽必烈时代的摩罗娃娃》(1980)、《拯救一个妹妹在杨家的选择》(1958)和斯蒂芬·欧文的《中国文学选集》(1996)上,这么多版本中,著名的元杂剧学者张学者更赞同刘君恩的选集(1972)。
  11. 《赵氏孤儿》和《赵盼儿救风尘》的译文首次出版在1978年和1998年,而其他部分的翻译由罗伯特bull;黑格尔发表在怀特依德威的纪念册上面。
  12. 伊德威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了翻译元剧选集的计划,在伊德威所作的前言中说明,当时夏志清负责对元戏曲进行选集介绍和翻译检查。
  13. 李惠仪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学位。她在许多美国大学任教,但这些不包括哥伦比亚。2014年,她被任命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4. 其他合译人员胡秋等五人,没有一个人是联合主编,他们都是独立完成每个人的翻译部分。事实上,他们是印第安纳大学刘教授的学员。刘教授从1961年到1976年在印第安纳大学教元戏曲。
  15. 当编辑们决定在选集中介绍并讨论大部分的材料时,这表示“我们”这个集体,而不是一个“我”这个个体。介绍的这出戏,其翻译是归因于独家翻译(谁也不是三分之一编辑),所以说这是我们集体协作完成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
  16. 有一段时间夏志清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中国戏剧上,这一时期同时也是毕业研讨会最忙碌的时期,大家也在讨论元戏剧初稿以及元戏曲选集的事情。夏志清写了两部关于中国文学作品,其中“传统戏剧”部分中对自己是这样介绍的:他的“关键介绍”和大学出版社再版他的翻译作品《西厢记》(夏志清1968),他批评融合的翻译,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时间和人类扮演的汤显祖”。在夏志清出版书的前沿中写道,他放弃了最初的目标,转而和一个同事去做可以满足他愿望的明代戏曲作品。
  17. 乔纳森·查维斯(是《哥伦比亚:元明清时代中国诗歌译著》的翻译和编辑(1270——1911))和罗伯特·e·黑格尔是最具影响中国白话小说(包括自己的出版物和他训练的学生)的两位学者,对于本书的翻译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18.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几乎所有的翻译选集遵循元曲选版本,但是早期版本也存在一些元戏剧和翻译版本之间的差异,其他译者也在尾注处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押韵不用于阿里亚斯语录,看介绍的第10页)上的差异。
  19. 当然,有一些错误,在任何新版本中都应该校正,除了上面这些笔记中指出的部分,还有比如说翻译中文的“琉璃井”,既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翻译为英文版的琉璃井,这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不能说哪一种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是要选择一种最符合原意的翻译。
  20. 我要感谢罗伯特·黑格尔,他填补我一些诗集历史背景的不足。他也是夏志清在1968年组织的元曲毕业研讨会的成员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993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