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Talk to Christian Clients about Their Spiritual Lives: Insights from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y?
Abstract:Responding to literature calling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 and postmodern thinking,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re specific discussion of how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y approaches can be used to open therapy to the spiritual lives of Christian clients. In this article,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y approaches are described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es and Christian thinking are examined. Finally, we see how a clinical practice based upon post-modern ideas can provide pastoral counselors with useful tools for talking with Christian clients about their spiritual lives.
Key words: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y; Christian spirituality.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upon a foundation of postmodern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three primary family therapies have emerged: solution-focused, nar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Nichols amp; Schwartz, 2004). At the same time, as these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es have moved to the forefront,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integrating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to psychotherapy (Griffith amp; Griffith, 2002). A more specific focus that has received greater attention recently is the call to integrate Christian spirituality and postmodernism (Hurding, 1995; Ingram, 1995; Olthius, 1999; Watson, 1997; Watson, 2000). In spite of this appeal for integr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s the absence of any effort to assimilate Christian spirituality and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es. Could it be that these two emerging areas of interest,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es and Christian spirituality, are complementary? Can the pastoral counselor use the ideas, attitudes, and techniques of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es to help him or her talk to Christian clients about their spiritual experienc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se questions.
For the reader who is unfamiliar with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es, in the next section, we will examine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ny theory of therapy: the therapy system, the therapy process, and the therapy relationship.
Postmodern Family Approach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 am relying on two postmodern family approaches to inform my construction of a clinical practice that utilizes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s of Christian clients to promote therapeutic possibilities: narrative therapy and collaborative therapy. Narrative therapy, led by Michael White, and collaborative therapy, developed by Harlene Anderson, have many similarities. This is not surprising because collaborative therapy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forerunner of narrative therapy (Nichols amp; Schwartz, 2004).
Therapistrsquo;s Position
Postmodern thinking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apist and client. First, it does so by altering how therapists view themselves. Postmodern family therapists reject a modern approach that “has elevated and sustained the therapist as an independent observer with privileged private access to knowledge about human nature...their knowledge supersedes their clientsrsquo; knowledge” (Anderson, 1997, p. 31). Instead of regarding themselves as “knowing the truth about how people ought to be” (Wood, 1995, p. 73), they take a position of “not-knowing.” Anderson (1997) explains not-knowing in the following way:
Not-knowing refers to a therapistrsquo;s position—an attitude and belief—that a therapist does not have access to privileged information, can never fully understand another person, always needs to be in a state of being informed by the other, and always needs to learn more about what has been said or may not have been said. (p. 134).
Second, this new philosophical approach changes the therapistrsquo;s opinion of the client. The postmodern therapist does not think of clients as “passive, powerless recipients of our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Freedman amp; Combs, 1996,p. 21). Instead, clients are perceived as possessing expert knowledge of their own, expertise that emerges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s. With this special know-how, the clients are viewed a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their problems and skilled at bringing about desired results (Walter amp; Peller,2000).
With this change in positioning, the postmodern therapist now relates to the client in an egalitarian conversation, one that combines the clientrsquo;s expertise on content with the therapistrsquo;s knowledge of process. The therapist allows the client to take center stage and lead the conversation. The therapist makes room for the clientrsquo;s voice and allows the clientrsquo;s know-how to come to the forefront. Therapy becomes a mutual search for options and possibilities.
Therapy System
This component of theory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o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rapy? The postmodern therapies reject the modern belief that the members in therapy should be the therapist and whoever i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Walter amp; Peller, 2000). Since postmodern therapists have relinquished their status as expert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expanding the participants in therapy. They want to include anyone in therapy who has coalesced around a problem. Using the concept of a “problem-organized system,” Anderson (1997) suggested that members in therapy can be all individuals who are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about a problem. Whoever is try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invited to be part of the therapy session.
This postmodern approach to tally changes the membership of therapy system. Participants can be neighbors, friends, relatives, co-workers or even God. Several family therapy authors, recognizing that family members often view God as part of the family system (Butler, Gardner, amp; Bird, 1998; Butler amp; Harper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如何与基督徒客户谈论其精神生活:
后现代家庭治疗的见解?
作者:P. Gregg Blanton
来源:[J].Pastoral Psychology,2005,Vol.54(2),pp.93-101 Springer
摘要:为回应文学所呼吁的基督徒精神和后现代思维的融合,本文讨论并提出了更具体的后现代家庭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来打开基督徒客户的精神生活。这篇文章描述了后现代家庭治疗方法,并对后现代家庭疗方法和基督教思想的兼容性进行了检测。最后,基于后现代思想的临床实践让我们知道,使用与基督徒客户谈论其精神生活的有效工具是如何为其提供田园辅导员的。
关键词:后现代家庭治疗;基督教精神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基于一个后现代哲学的假设,三个主要的家庭疗法出现:重于解决方案,叙事和协作。同时,由于这些后现代的家庭疗法已经走向了最前沿,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已经越来越热衷于将宗教和精神整合到心理治疗。最近,一个更具体的焦点——整合基督教精神和后现代主义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如此,基督教精神与后现代主义的整合表明,文学对于吸收和揭示基督教精神和后现代家庭疗法没有任何作用。
后现代家庭治疗和基督教精神这两个新兴领域,难道是是相辅相成的吗?田园辅导员可以使用后现代的家庭疗法的观念,态度和技术,以帮助他或她谈论基督教客户的精神体验?本文将主要探讨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针对不熟悉现代家庭治疗的读者,我们将研究疗法任意理论的三个基本特征:治疗系统,治疗过程和治疗关系。
后现代家庭疗法
对于本文的目的,我依赖两个后现代家庭治疗方法来指导我的临床实践建设,利用基督教客户的精神体验,以促进治疗的可能性:叙事疗法和协作治疗。迈克尔·怀特主导的叙事疗法和贺琳·安德森开发的协同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协同疗法已被描述为叙事疗法(尼科尔斯与施瓦茨,2004年)的先驱便也不足为怪了。
治疗师的位置
后现代思维改变了治疗师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首先,它通过改变治疗师如何看待自己而改变其余客户之间的关系。后现代家庭治疗师拒绝现代的做法,即“提升和持续的治疗师作为一个获取人类本性知识特权的独立观察者......他们的知识取代他们客户的知识”(安德森,1997年,第31页)。而不是将他们自己视为“知道人类本来面目的真理”的人(木,1995年,第73页),他们定位自己为 “不知”,安德森(1997)通过以下方式解释“不知”:
不知是指治疗师态度和信念所处的立场,一个治疗师没有获得私人特权信息,不可能全面了解一个人,总是需要由其他人提供信息,并了解他们说了或没说什么。
其次,这种新的哲学方法改变了治疗师对客户的观念。后现代治疗师并不认为客户是“我们靠专业知识都无能为力的被动接受者”(弗里德曼和梳子,1996年,第21页)。相反,他们认为客户拥有从经验而来的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这个特殊认知,客户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带来预期的好效果。
随着定位的变化,目前后现代治疗师以平等对话方式接触客户,该方式将工艺治疗师知识与客户专业知识结合了起来。治疗师允许客户把握谈话局面,主导谈话。治疗师让位于客户的谈话,并允许客户在谈话中占据上风,治疗在治疗师和客户的选择和可能中相互搜索。
治疗系统
该理论的组成部分解决了以下问题:谁应该参加治疗?后现代疗法拒绝现代的理念,即成员治疗应该是治疗师和任何接受治疗的成员问题的原因。由于后现代治疗师已经放弃他们作为专家的地位,他们对扩大治疗参与饶有兴趣。他们想在治疗的人中围绕总结一个问题,使用 概念“问题组织系统”,安德森(1997)建议,治疗成员可以是任何围绕问题互相交流的人,任何试图解决问题的人都可受邀参与部分心理辅导课程。
这种后现代方法完全改变了治疗系统的成员,参与者可以是邻居,朋友,亲戚,同事,甚至上帝。一些家庭治疗的作者,认识到家庭成员经常把上帝作为家庭系统的一部分(巴特勒,加德纳,市鸟,1998年;巴特勒和哈珀,1994年,斯图尔特和大风,1994)认为上帝应该被包括在治疗系统里(格里菲斯,1986;格里菲斯,1999; Kudlac,1991)。谈到扩大贡献者治疗这种后现代的做法,安德森(1997年)写道:
我总想知道我的客户一直在谈论的是谁......自然地,包括那些在客户生活中与他们交流的重要的人,不管是对我还是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 (第85-86)。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包括两个部分:治疗的目的,实现此目的的要求。与试图解决民族问题的传统疗法不同,现代疗法的目的是用他们的问题修复他们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使治疗师对改变客户自我认知更有兴趣。
后现代家庭治疗师指的是将自我认知这种变化视为“个人代理”的发展;即“个人对行动能力的看法”(安德森,1997年,第230页)。按照怀特和Epston(1990年)所说,客户获得个人代理的感觉,“他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第16页)。
个人代理的目标是如何实现的?首先,个人机构的目标是如何实现的?首先,治疗师必须在治疗过程必须视病人为一种积极主要的代理人,Winslade, Crocket, and Monk观察到:
如果我们想让人们知道,我们支持他们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的机会,我们需要在他们与我们的关系中向他们提供真正的机构。
其次,私人机构通过一种特殊的对话来完成。后现代家庭治疗师认为,“问题是语言的维护”(尼科尔斯与施瓦茨,2001年,页390)。格里菲斯和格里菲斯(1992)这样说:
当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有问题要求心理治疗,这是因为他们处在挣扎的困境中,为其解决所需的对话无法发生。
果问题是用语言来维护的话,那么它们是“随后通过会话溶解”(尼科尔斯&施瓦茨,2001年,第390)。赖特,屈臣氏,和贝尔(1996)宣称“治疗性对话是变革的媒介”(第108页)。他们描述这一特殊类型的对话”是令人乐观的立场,提供持续不断的好奇心和谦卑”。
最后,个人代理机构在其客户转变他们故事(安德森,1997年)中来实现对话。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它实现了作为后现代家庭治疗师强调被忽视的故事,问及以前未载入史册的事件,并在古老的故事里找到新的意义。曾经被抛弃的“现在”为“另类小说”的产生、或再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着客户产生新的故事,他们脱离了他们的旧故事,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客户开始看到他们的问题和自己的不同,在这一点上,新的机会可以创造。
基督教灵性的兼容性,并后现代疗法
对于感兴趣的临床医生,使用后现代家庭治疗的想法进入到他们的基督教客户的精神生活,知道后现代和基督教思想的相似性,这是十分有用的。通过理解这两个世界观之间的联系,田园辅导员可以在基督教的客户对他们的信仰和灵性的谈话更熟练。
首先,后现代主义者所观察到的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像后现代家庭治疗师,基督徒认为他们不知道或理解的绝对的真理。基督教信仰认为,有限的人类有限地把握真理。圣经说:“我们只知道部分”(林前13:12)。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治疗师必须与他们的客户从一个平等的位置,而不是视客户为接受治疗师的完美知识,田园辅导员必须在对话中进行,以吸引他们的经验知识。治疗师必须为客户的专业知识。
其次,基督教传统,如后现代主义,坚持真理是通过语言传达。迈克尔·怀特(1995年),后现代治疗师,写道:“我们必须对语言的问题非常敏感。语言是如此重要。”(第30页)。基督徒理解言语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知道上帝通过话语传达了他们的话语。“太初有道...道成了肉身”(约1:1,14)。基督徒意识到与神继续沟通,所以基督徒必须“专心听hellip;神””(米德尔顿和沃尔什,1995年,第169页)。因此,因此,田园辅导员必须专注于帮助客户与上帝对话,威拉德(1999)是这么说的:“我们与神工会...主要在于与神会话式的关系”(第56页)。
此外,基督教信仰与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经验知识。后现代疗法告诉我们在许多方面一个人的经验往往被排除,而不考虑。这些被忽视的经历可以成为新故事的基础,故事可以培育新的可能性。冈瑟(1992年),基督教精神的导演,称这些被忽视的经历“宝石藏在垃圾桶”。
治疗中经常被边缘化的一种体验是人的精神体验。基督徒明白,若要明白神的道理,就必须加上经验的理由。基利安和帕克(2001年)写的,“经验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了解与神同行的方法”。那些对古代基督教实践的精神方向感兴趣的人产生共鸣,因为精神方向集中在“经验,而不是思想,特别是对宗教经验,即任何神秘的经验,我们称之为上帝”。
最后,一个基督教的世界观同意后现代认识的重要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多个声音。基督教的信仰告诉我们,个人不能在孤立中确定真相,个人不能在舞台中央独立。相反,真理必须在对话的语境中被发现。首先,人们必须与他们的教会社区对话。Grenz(1996)表示,“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我们的信心是高度社会化的”(第168页),而在其他一切之上,基督徒必须与神的对话。
临床实践
后现代家庭疗法如何引导我们在我们的努力,与基督教的客户谈他们的精神生活?在格里菲斯和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础上,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开放治疗的临床方法,以基督教的客户的精神体验。然后,我们将讨论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后现代的做法,强调关系,对话和故事的做法。
案例1:吉姆
吉姆大一时就来找我。他19岁,他对大麻有很深地依赖。他16岁开始吸食大麻,后来逐渐增加了对大麻的使用,直到现在他每天都。吉姆对我说,他的成绩下降了,他生命中重要关系濒临崩解。他和基督徒父母的关系,受到了重创,他很痛苦。 吸食大麻已导致了他与基督徒女朋友分手,他也是一个基督教,他拼命想戒烟。
在我们的第四次会议期间,吉姆和上帝之间开始敞开的对话。我抓住机会与吉姆交谈,他说,他已经连续五天没有吸食大麻了。我表达了好奇,问他对他的成功有何贡献,他说,和上帝的对话有助于他和他的父母,他的前女友的关系和解。我问他,“当你跟上帝谈论这个情况,你对他说什么?”吉姆回答说:“我请求他帮助我带走我的渴望。”“你以为上帝会对你说什么?”我问道。吉姆很快地回答说,“他会说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他是来帮助我的,”我对他的回应是:”你是如何回应神的,吉姆?” 一个月后,在我们第六届会议上,吉姆很高兴地报告说,他没有自第四届会议以来吸食大麻。当我再次问他关于他的成功,他回应说,他的父母和前女友帮助了他。我问吉姆,“对你所做的改变你认为神有什么想法?吉姆说:“他认为我是来向他寻求帮助的。”我接着问,“你觉得他感觉怎么样?“带着微笑,他一定很高兴地看到我要来找他了。”
案例2::Jarma和迪克
当jarma抵达我们的第一次会议,她很不高兴,因为她丈夫未能兑现他加入她的婚姻治疗的承诺。她在十八年的婚姻后,认真地考虑了分居,她再也不能承担压力了。除了她的婚姻问题外,她最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她的儿子染上了毒品。最近一次惊恐发作使她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改变。在我们的第一次会议中,我发现Jarma曾一直参加礼拜,但目前她在教堂相当活跃,对此,我未作任何评论。
令人高兴的是,迪克陪同Jarma参加了我们的第二次会议,他表达了对婚姻工作的强烈愿望。事实上,他和Jarma最近已经战胜自己地走了出去。第一次会议报告中,Jarma的报告改变了我的极度紧张感。听到她的焦虑症状有所减轻,我很高兴,于是我问她:“你觉得你的生活跟以前比有什么不同?”她回答说:“我现在一直在跟教堂的一个朋友聊天,并且开始思考圣经。”
我继续跟进这两个经历,首先,我想了解更多有关她与教会朋友的对话,当她告诉我:“这周我和一位朋友吃午饭,”我问会,“那你是怎么做的?”她回答说:“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压力,会让我觉得自己不被孤立,现在我觉得自己与生活接轨了。”
然后,回到Jarma对新约的一段话的评论,我让她告诉我更多关于这种精神的操练。在回答我的问题时,她说:“我觉得上帝想看到没有瑕疵的我。”这句话令我相当好奇,所以我又问:“这是什么意思?”Jarma回答说:“这意味着虽然我隐瞒迪克很多,但我要告诉他我的痛苦和恐惧。”我又问:“你的想法会加在不同于迪克的人吗?”她回答说:“我想对他更诚实,但我不知道如何做到或者什么时候做更合适。我们已讨论制定一个时间表,以作出合适的安排。”我告诉她,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好计划。
临床方法探讨
这种情况说明了后现代家庭治疗方法的兼容性和基督教客户的精神生活。我和我的客户谈了他们精神上的经历,第一,在关系方面,我鼓励吉姆谈论他与神的联系,因为我相信他与上帝的关系是他精神上的经验,我更关注这个关系。这个案例显示了后现代的家庭治疗方法和基督教客户的精神生活的兼容性。使用关系,对话和故事,我与我的客户谈了他们的精神体验。首先,在人际关系方面,我鼓励吉姆谈论他与他的精神社区和神重新连接。因为我相信他与上帝的关系是在他的精神体验的中心,我更专注于这种关系。
在吉姆的情况下,我使用了一种方法,研究了几个位置的谈话。首先,我问吉姆:“当你和上帝谈话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什么?”上帝在演讲者的位置,我问吉姆:“你能想象到上帝会对你说什么?”然后,在吉姆的位置,我问他,“你是如何回应上帝告诉你,吉姆?” 除了说话和听力的位置,这种情况说明了使用反射位置。反射位置,一个在客户端的步骤,以观察自己和上帝之间的对话,可以用来探索可能的反应,客户和上帝。客户在反射位置,治疗师可以问:当你看自己和上帝处理的情况,你看到什么?但在我与吉姆的工作中,提到了神在反射位置。我的问题是:“你认为上帝对你所做的改变有何想法?”最后,这些例子来说明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9135],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