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的文学[1]
Piret Viires Institute of the Estonian Language
摘要: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社会,因此阐释文化领域的各种变化是有意义的。为解决媒介与文本的适应问题,计算机技术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是其中复杂的、具有全球性的一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网络空间中的文学文本会发生什么以及它们如何适应这种环境,并考察了“网络文学”的形式。网络文学的最全面的定义来源于“数字文学”的概念,即在计算机上创建并通过计算机呈现的文学。若试图缩小网络文学的概念,它可以用某些计算机专有的特性来表征:多线性、由链接连接不同部分形成的超文本、书面文本与多媒体的结合、交互性等等。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一个特定的子类别,这是网络文学最迷人的边界领域之一:粉丝文学。这类文本主要是作为书籍、连环漫画、电视剧或电影的“伪续集”而创作的,并非由专业作者完成,而是由粉丝撰写。其中单独的一部分小说包括了由流行乐队或摇滚乐队的爱好者编写的文本——这就是“真人小说”的情况。
当技术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成为最具普遍性的时代背景时,网络文学成为一系列大事件的组成部分。其他还包括了表现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的无数次机会、文学概念的扩展以及新文学形式的出现等。
关键词:网络空间;数字文学;粉丝文学;后现代主义;技术与文学
世界范围内的变化构成了本文的基本背景。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信息或是通信社会,这意味着有必要为文化领域的进步赋予一个新的概念。文学领域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结合多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新形式。
计算机技术与文学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这一复杂、新兴问题的一个方面。计算机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在这里起到新媒介的作用。本文试图关注网络空间中的文学文本会发生什么问题以及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并将遵循作者早期对网络文学和相关问题的研究(Viires 2001, 2002)。
网络文学:定义与研究
网络文学最全面的定义将从数字文学的概念出发。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通过电脑创作和呈现的文学(主要在WWW中展示,也在CD或电脑硬盘上展示)。从狭义上讲,网络文学的概念可以用某些计算机专有的特性来表征:多线性、由链接连接不同部分形成的超文本、书面文本与多媒体的结合、交互性等等。这在英语中被称为“超文本文学”。然而,在爱沙尼亚语中,最恰当的术语是kuuml;berkirjandus,它表明了这一现象与技术、网络空间的联系,同时避免了计算机文献的不同形式与超文本性的要求的限制,并且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因此,网络文学可作为一个总称,并可被划分为三种形式:
- 互联网上的所有文学作品。这一类涵盖了专业作家的主页上提供的散文或诗歌文本、已选集出版或数字化的散文和诗歌、古典文本的集合(如古腾堡计划[2])、线上文学杂志(如Ninniku[3])等。
- 互联网上的非专业文学文本。将它们纳入文学分析扩大了传统文学的界限。网络在这里发挥的最首要的功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出版地。这一类涵盖了业余作家的主页、未被认出的年轻作者和他们的门户群(如Kloaak[4])。我们也许应该把文学周边(如描述人们日常生活的小说或博客)、基于文本的角色扮演游戏和集体在线小说也归入这一类。
- 超文本文学和网络文本。这一类包括利用各种超文本解决方案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文学文本,同时也包含错综复杂的多媒体网络文本。这种网络文本将文学、视觉艺术、电影、音乐融合在一起,是多媒体文物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样本。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网络文学的学术讨论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而且没有表现出衰退的迹象。然而关于网络文学,一直没有产生共同的观点,因为它涉及到超出文学理论既定界限、导致精炼的理论结构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喜爱网络文学与坚决反对网络文学的人们之间的争论也一直存在。但无论如何,各方都认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对人文学科研究做出某些修改的必要性。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现象已经出现,许多作者也开始使用这种复杂多样的类型。除了普通的超文本处理程序之外,那些为编写网络文学(超文本诗歌或散文,如Intermedia,Storyspace)而创建的程序以及用这些程序编写的文献也可以从互联网订购。
超文本还是网络文本?
网络文学的主要理论家之一是出版了杰出作品《超文本》的George P. Landow。他已经考虑将文学和文化理论的新视野开拓为革命性的技术,特别指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文学最终能够将后结构主义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所描述的东西付诸实践,并认为阅读超文本的经验为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提供了几个重要思想。根据兰多的观点,罗兰·巴尔特的理想文本已经在超文本中得以实现,而J. Derrida、M. Bakhtin和M. Riffaterre的观点也已经由超文本表现出来。
但这种乐观的观点引发了其他研究该领域的作者的怀疑。例如,在一次对Markku Eskelinen和Raine Koskimaa的采访中,Brian McHale对Landow的观点表示怀疑,认为后者过于简单。他怀疑的原因之一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几年内建立在计算机程序限制之上的论据无效。另一位研究者Marin Laak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见Laak2005)。
因此,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超文本和网络文本理论(其主要代表是Espen Aarseth)成为了首要冲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建的超文本文学主要基于文本,其特点是将各种文本区连接在一起,而现代超文本文学更多以复杂的多媒体作品形式存在,将书写文本与视频剪辑、音乐、媒体艺术相结合。普通的超文本理论不再适用于现代超文本文学,因此Espen Aarseth和他的搭档使用“网络文学”的概念来进行分析。
在扩大网络文学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联系时会受到一个方面的阻碍,即“有利技术”。对技术进步保持积极态度是现代主义最具特色的特点,而后现代主义通常持反对意见。当然,这其中也存在悖论,如一名后现代主义的作者William Burroughs就对新技术十分着迷。类似的悖论涵盖了整个网络文学,后现代主义写作的元素被嵌入到文本中,并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呈现。关于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文学的讨论应该从Markku Eskelinen的观点出发,他认为网络文学存在于整个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话语环境之外。根据Brian McHale对认识论(现代主义)和本体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反对意见(McHale 1987),Eskelinen注意到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界限也贯穿于网络文学之中。网络文学包括任何一种类型的代表,并且用于呈现文本的特定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并不相关(Eskelinen 2001, 2002)。
网络文学时代的读者
另一个矛盾的观点是“读者即作者”。以超文本形式呈现的网络文学作品的首要特征是用链接来连接文本块,读者可根据这些链接并做出选择。这种主动阅读的方式通常被称为“互动阅读”,认为读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作者。同时这些链接是由原作者有意创建的。Tim Parks在他的文章《计算机故事》(2002)中指出这些链接实际上在阅读过程中施加了限制。即使同时存在多个选择,读者仍然遵循着作者创建的路径。尽管不同的读者可能不会按照相同的顺序阅读这些部分,但阅读内容仍由作者决定,读者不能超出作者所设定的路径。因此,Parks认为传统纸媒文学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想象力可以沿着与作者提出的完全不同的路径前进,还可以在书页边缘写下笔记或评论。因此,Tim Parks代表了关于网络文学争论中的另一个极端,即持明确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技术问题的解决不仅对文学没有任何贡献,甚至改变了其中的某些特质。
构成整个网络文学话语的复杂情结的可以被认为有三种理论方法。这三种方法由芬兰学者Markku Eskelinen、Raine Koskimaa以及挪威作家Espen Aarseth为代表。从进一步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最具研究前景的。这些学者放弃了刚性的二分法书本文本与数字文本,进入到对文本创作的深层性质的研究。
Markku Eskelinen认为网络文学研究的关键是叙事学和从叙事方面以及更重要的时间性方面对网络文本的分析。他专注于网络文学的时代变迁、叙述呈现方式、转变和解读的可能性等问题。当Gerard Genette通过“顺序、速度和频率”这三个概念来描述叙述的时间性时,Eskelin认为网络文本的时间性可以用12个参数来描述,他还进一步区分了文本时间和阅读时间(Eskelinen 2002)。
Raine Koskimaa关注一位博士最近关于读者在解释网络文学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该研究从网络文学带来的传统阅读习惯的变化出发,以及探究网络文学如何“教”读者以新颖的方式阅读。他的方法是基于Espen Aarseth的观点,即通常读者的角色仅限于解释,然而在网络文学方面,读者或用户提供四种功能。除了导航、配置和写作,读者还有一个积极的角 色(Aarseth 1997)。
Espen Aarseth 和超文本
Espen Aarseth为网络文学研究提出了最复杂的理论框架,并试图提供一个通用的关键词来解决他以往文章中的所有问题。Aarseth的一些观点起初看起来令人震惊,因为他以意想不到的角度看问题。Arseth将超文本定义为创建文本的一种方式。 他将文本视为一种机器,不是隐喻意义上的,而是一种作为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手段。他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断作出重要的努力、决策和运动。因此,他对网络文本的定义不仅包括计算机生成的文学或电脑游戏、MUDs和虚拟现实,也包括了任意形式的、具有矛盾性和多线性、需要读者付出努力的文本。因此,网络文本的定义并不是从媒体或文本的呈现方式出发,而是从文本的创建方式出发。
诚然,关于网络文本话题的讨论受到了热烈的质疑,并且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普遍的真理。 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在人文领域中理应加以考虑。关于读者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或是阅读普通书籍的自由的争论是良性的,同时这些讨论表明技术进步正迫使我们注意到某些之前处于边缘的方面。Aarseth的理论让笔者想起了Ihab Hassan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述:在后现代时代,我们可以在以前从未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文本中发现后现代主义的证据,“因为我们的眼睛已经学会去辨认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了。”(Hassan 2001)若是如此,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眼睛已经学会了识别网络文本的特征”。
网络文学的外延:粉丝小说
本文的第二部分关于一个特定而狭隘的网络文学子类:粉丝小说。这是网络文学中最具吸引力的衍生现象之一。基于文章第一部分中关于网络文学的分类,这一现象几乎涵盖了互联网上所有文本。尽管这些文本不被承认为文学文本,但是将其纳入文学分析将扩大传统文学的界限。因此,我将基于一种不会将概念仅限于超文本的具体内容、涵盖互联网上可用的整个在线文献的尽可能广泛的网络文学定义来进行阐释。
粉丝小说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其原因之一是它将流行文化和文学融合在一个独特的共生关系中。在网络中,粉丝小说的范围是无限的,因此下面的讨论将只是冰山一角。关于粉丝文学的定义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是如下表述:作为所谓的伪书籍、漫画、动漫、电视剧或电影的续集而创作的文本,其创作者不是专业作者,而是业余作者(即粉丝)。小说中的角色通常与他们所依据的书籍或电影中的人物相同。此外,故事设置也可能是相同的,并且作者通常会添加新的故事情节。创作粉丝小说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对粉丝对象产生了幻想与迷恋,他们希望能看到除了原作者提供的人物外最喜欢的角色。另一个原因则是作者与因兴趣相同或相似而形成的粉丝社区常常进行娱乐和交流活动。
粉丝小说的历史与类型
由于许多材料没有被记录或保存,并且仅基于口头回忆或已经消失在无限的虚拟空间中,所以粉丝小说的历史实际上很难确定。尽管如此,Michela Ecks已经写下了《粉丝小说历史的年代史》(Ecks,Hale 2000-2004),他认为粉丝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因为当时Lewis Carroll的粉丝为他的故事创作了续集,Jane Austen的崇拜者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也写下了奥斯汀作品人物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是粉丝小说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福尔摩斯文学协会在这一年成立,并开始发行福尔摩斯小说。当时的粉丝小说通常发表在特殊的粉丝杂志或杂志上,其受众往往是某一特定作品的崇拜者。在现代,某些著名的出版社甚至也会出版一些粉丝小说集。1967年,科幻电视系列《星际迷航》的第一份粉丝小说杂志《Spockanalia》出版,这被认为是另一个转折点,也被认为是当代粉丝小说的开端。随着1989-1992年网络的发展,粉丝小说也进入了繁盛时期。网络使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小说,这让作者有机会在全世界传播他们的作品。反过来,这又鼓励了新作家开始写作小说。粉丝小说最初通过邮件和新闻传播,后来剧迷、书迷开始在不同的网页上收集粉丝小说。邮件传播的方式逐渐被互动论坛取而代之。除了电视剧以外,关于日本动漫的粉丝小说也开始流行。1998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LITERATURE IN CYBERSPACE1
Piret Viires
Abstract Contemporary society has become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hence it makes sense to interpret various changes in the cultural sphere. Connections betwee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literature are one aspect of the complicated global set of problems in tackling the adaptation of texts with the media. The article focuses on what happens with literary texts in cyberspace, how they adapt to that environment, and it examines the forms of “cyberliteratur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cyberliterature derives from the concept of digital literature, i.e. literature created on the computer and presented by means of the computer. Trying to narrow the concept of cyberliterature, it can be characterised by certain computer-specific qualities: multi-linearity, different parts of hypertexts connected by links, uniting the written text with multimedia, interactivity etc.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analyses a specific sub-category, one of the most intriguing border areas of cyberliterature – fanfiction. Fanfiction signifies texts mainly created as lsquo;pseudo-sequelsrsquo; to a book, comic strip, TV-series or film, and that are not written by professional authors but by fans. A separate section of fanfiction consists of texts written by aficionados of a pop or rock group – this is the case of “real person fiction”. Cyberliterature is part of a larger set of problems, the most general background of which is the increasing role of technology in our society. Other factors include the myriad opportunities that characterise the postmodernist cultural situ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literature.
Keywords: cyberspace, digital literature, fanfiction, postmodernism, technology and literature.
Global changes in the world form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this article. Modern society has advanced into an 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society, and this change has necessitated the reconceptualisation of progress in the cultural sphere. New forms synthesising different means of expression have emerged next to traditional forms also in literature.
The interrel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literature constitutes one aspect of this intricate and novel set of issues. Virtual space generated by computer network functions here as a new medium.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ocus on the question as to what happens to literary texts in cyberspace, and how they adap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follows the authorrsquo;s earlier studies into cyberliterature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see Viires 2001, 2002).
Cyberliterature: definition and study
The most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cyberliterature would proceed from the concept of digital literature – namely, literature created and presented by means of computer (presented mostly in WWW, but also on a CD or on a computer hard drive). In narrower terms, the concept of cyberliterature can be characterised by certain computer-specific qualities: multilinearity, lexias (blocks of text connected with various hypertext links) joined by links, linking a written text with multi-media, interactivity, etc.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 parallel term hypertext literature has been used. In the Estonian language, however, the most apposite term would be kuuml;berkirjandus, which indicates to the phenomenonrsquo;s connection with technology, cyberspace, while avoiding the limiting of different forms of computer literatur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hypertextuality, and has a wider meaning.
Cyberliterature could therefore serve as an umbrella term which could tentatively be divided in three:
- All literary texts available in the Internet (WWW). This term covers prose or poetry texts available at the home pages of professional writers; anthologies of prose or poetry published and digitised; collections of classical texts (e.g. Project Gutenberg2 ); online literature magazines (e.g. Ninniku3 ), etc.
- Non-professional literary texts available at the Internet, which inclusion in literary analysis expands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Here the net functions first and foremost as an independent place of publication. The term would cover home pages of amateur writers, groups of unrecognised young authors and their portals (e.g. Kloaak4 ). Here we might also include peripheries of literature, such as fanfiction or blogs describing peoplersquo;s daily life, also text-based role-playing games and collective online novels.
- Hypertext literature and cybertexts. These would include literary texts of more complex structure, which exploit various hypertext solutions, but also intricate multimedia cybertexts. Such cybertexts would be the most authenticexample of multimedia artefacts, merging literature, visual arts, film, music.
Academic discourse over cyberliterature has been relatively active since the late 1980s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was held in 1987, see Koskimaa 2000) and shows no signs of fading. There are no common views in regard to cyberliterature, as it is a set of complicated issues which transgresses the established boundaries of literary theory and results in refine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s. The discourse comprises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by people in favor of cyberliterature to those vehemently opposed to it. Regardless of that, all parties agree that the spread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long the need to make certain amendments in the study of the humanities. A new phenomenon – cyberliterature – has emerged and many authors use this complex and versatile genre. In addition to ordinary hypertext processing programs, those created for writing cyberliterature (hypertext poetry or prose, such as Intermedia, Storyspace) and also literature written with these programs can be ordered from the Internet. The lar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915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